如果爱能早些说出来 如果爱能早些说出来和命运好像

最近,果壳网的一篇科普文章火了,题目叫《拖延症的反面“提前症”:离截止日期还有1个月,我熬夜完成报告》 。不仅文章被各大媒体转载,在微博、小红书、知乎上,相关话题的讨论量更是直线上升,“提前症”这个词突然闯入了人们的视野 。
【如果爱能早些说出来 如果爱能早些说出来和命运好像】“我也像文章中描述的那样,总是提前很多天完成任务,不然就不踏实 。”“我赶火车总是提前很早就出发,这也是‘提前症’了吧?”“我每天上班至少提前40分钟到,跟朋友出门必须比对方早……同样症状的有没有?”
与慢吞吞做事、不到最后一分钟绝不开工的“拖延症”相反,这种做事风风火火、凡事总想提前的人,仿佛一夜之间找到了组织,纷纷在评论中“报到” 。与人们传统观念中的长辈更爱往前赶的印象不同,“提前症”中不仅年轻人多,已经步入职场的年轻人更是占了很大比重 。
伴随着“提前症”为人们所关注,一连串问题也摆在我们面前:为什么这么多年轻人开始“提前”?他们那股争分夺秒的劲头,是不是也让他们在职场上无往不利?相对于广为人们诟病的“拖延症”,“提前症”到底有没有烦恼?今天,采访人员走近“提前症”人群,并采访了社会学和心理学专家,请他们和我们一起寻找问题的答案 。
“提前症”的人会这样做
周五中午例会结束后,领导布置了一份中期评定表,要求员工最晚下周五开会前填好交齐 。当其他人晃晃悠悠准备去食堂买饭的时候,晓熙却回到了工位,从指定邮箱里下载了表格存在电脑桌面上,准备当天下午就填好上交 。“我应该是个典型的‘提前症患者’吧,可能程度还不轻 。”晓熙表示,“比如下周初要完成的任务,我再忙也绝不会拖过本周五,否则整个周末都不能踏实 。”
除了工作,其他方面晓熙也是“抢时间”达人 。特别是出门旅游,即使是去蓟州农家院住两天这样的行程,他也常常会提前半个月就开始找民宿、约朋友,更不要说远途旅行了 。“我的朋友最怕的,是跟我一起赶火车,不提前1个小时到,我真的不能安心 。”晓熙无可奈何地说,“我常常没出门就设想各种状况,什么堵车、爆胎、剐蹭,脑补一堆可能出现的状况,得出的结论就是尽早出发 。之前还和朋友约着一起出门,有过两次之后,他们就都与我分头行动了,这样大家都能轻松一些 。”
大三学生心迪是个典型的“拖延症”患者,在她的心里,自己的母亲却是另一个极端 。“感觉我妈妈的‘提前症’已经渗透到每一个日常角落了 。我俩一起回家,还没进小区她就开始找钥匙,一定把开门的那把择出来,捏在手里才踏实……还有她带我参加饭局,约的晚上,但从下午开始,她就催着我往家赶,生怕来不及 。”心迪总结说,“我之前一直认为‘提前症’是长辈们的专利,专门来克我们‘拖延症’的 。但是进入大学和同学一起生活之后,尤其在暑期进入实习单位后,我忽然发现原来年轻人也这么‘着急’ 。”
宿舍室友嘉佳,就是心迪口中“着急”的年轻人之一 。嘉佳总是随身带着一个日程本,上面是近期要完成的各类事项,后面规规矩矩标着截止时间,而在每个标了对勾的项目边上,都会有一个比截止时间提前一些的日期,少的相差5天,多的相差10天,这些都是嘉佳真正完成任务的时间 。“好多人觉得我这样做是勤奋,但我反而觉得这是因为自己比较‘懒’,是思想上的‘懒’ 。我宁愿自己身体累一点,提前完成任务,也不想有件事儿心里总惦记着 。只要完成了,我就可以把它从我的‘内存’里清掉,我喜欢这种轻松的感觉 。”
但嘉佳的“提前症”并不能让她事事都能按照自己的计划进行 。“可能因为我太按照自己既定的节奏行事了,最受不了节外生枝 。即使我提前完成了任务,后面有一段空闲期,在遇到‘空降’新任务时也一样不爽 。因为计划中的‘休闲时光’被打破了,这会让我感到无力和焦虑 。”嘉佳说 。
职场治好了“拖延症”
不少年轻人和心迪一样,认为身边父母辈的人有更多“提前症”的问题,自己几乎是在父母的催促声中长大的 。对此,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桂慕梅表示,一般情况下生活经验丰富的人,比如说父母辈,他们做事喜欢提前准备 。这种人是希望尽可能抓住机会,把事情办成、做好,不希望白白耗费时间精力而一无所获 。而年轻人的人生经验相对较少,年轻似乎意味着有更多重来的机会,所以他们往往不担心错过,不惧怕后果 。就像心迪对采访人员说的那样:“可能自己还年轻,总感觉时间和机会还有很多,并且通常也不会因为某件事没做好而去承担不良的后果 。所以,自我感觉压力不大,自然就变得动力不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