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看他打最后一局,雀少年头 。((赵延寿:棋,同上,8411页)
(21)谁能学个空门,冷却心灵,让它保持孤独 。(郑良士:送一位禅师去福祥苑,同上,8324页)
文章插图
唐代的“却”文字已经被广泛使用,以上例子包括历史记载(例5、6)、文学小品(例7至13)、唐诗(例14至21)三类,不管是哪种文学,“却”文字的使用不再是个别现象 。
“却”汉字演变为助词的主要标志,是其意义的变化 。唐以前,“却”带有“去除”“消失”的意思,接下来是什么,很自然,这都会导致“去除”“消失”结果动词,像“杀、了”等等 。
以唐朝为例,动词不再有这种限制,像例(7)涴”、例(9)“学”、例(12)“盛”、例(13)“锁”、例(15)“渡”、例(16)“上”等,这些动词不仅不会引起任何事情“去除”或“消失”,反而会引起一些事情“获得”(“学、盛”)或者一个国家的存在(“锁、渡、上”),这样“却”表达的意思,它变成了一个抽象的完成,不管是一种“失”还是“得”的结果 。从而,用一个表达特定词义的实词来做,就变成了表达抽象意义的虚词 。
“却”词演变成动态助词的时间,应该是初唐的时候,我们才刚刚开始、盛唐时期的王梵志、李白、杜甫及其他作品,已经可以看到了“却”字的使用了 。
助词“却”的产生,这是中国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它改变了过去汉语只用动补或动词表示动态的情况、完成情境的方法,产生了新的词类和新的语法格式 。
“却”它是由趋向动词虚化而来的助词,它在连词中充当并列动词,在述补结构中充当趋向补语,然后充当结果补语,这个发展过程,确定它跟在动词后面的位置,以及“动+却”“动+却+宾”建立两种格式 。
文章插图
晚唐,汉语完成助词变了,但由“却”的两种语法格式从未改变 。
在唐朝数百年的使用中,“却”它也在发展和完善 。在初唐的例子中,除去“老却”(如例18)之外,形容词带很少见到“却”一个完成变更的例子,至唐末五代,“形+却+宾”格式的使用
增加了,像例(19)“高却”、例(20)“白却”、例(21)“冷却”是它的用例 。
晚唐五代更接近口语的另一种文学——在禅宗语录中,“却”更频繁地出现,像南唐,宝大十年(952年)成书的《祖堂集》中,有很多“却”单词的用例 。
例如:
(22)问:“三界是怎么崛起的?”师云:“坐却著!”(祖堂集2.90)
(23)一句话可以拯救世界,句子:一死众杀 。(同上,2.87)
(24)关缺门和尚,变鬼张世 。(同上,1.169)
《祖堂集》中助词“却”用了将近两百个案例,带“却”有七十多个动词,“却”文字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组合能力 。
“却”的语义,或者独立于时间的动作完成状态,所以在各种时态的例子中都可以看到 。
到宋代,“却”的使用仍在继续,在宋代诗人的作品中,还是一个常用的助词 。
例如:
(25)三月有多少花在飞,又减却,大半个方菲 。((张先:离亭宴,全宋词,76页)
(26)忍泪春愁,度过这个季节 。(晁补之:生查子,同上,576页)
宋词例句中,“却”汉字的用法与唐五代相比,变化不大,但带“却”的动(形容)词,但是逐渐集中在“过”“老”“换”“忘”等几句,这反映了,它的结合能力正在减弱,而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应该是动态助词“了”词的生成 。
总结,语言处于发展过程中,也是时候了,句子结构会因时代的变化而优化 。在唐宋时期,诗歌、词中,“却”和“了”充盈着“诗意”和“诗境” 。
- 天下第一大结局 天下第一大结局大战神侯
- 这才是世界上最贵的五种车 全球最贵的车是什么车图片
- 专四考试时间2022年下半年 上海专四考试时间2022年下半年
- 鞋子上有胶印怎么去除i
- 鞋子上有油泼上去怎么办
- 鞋子上沾了泡泡糖怎么办呢
- 鞋子上粘的泡泡糖怎么去除
- 2021年12个营销热门话题解析 当下营销热点有哪些
- 大众旗下有哪些电动汽车
- 别具一格是什么意思 别具一格是什么意思解释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