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红玫瑰和和白玫瑰》里的“贝勃定律”,对现代婚姻的启示

张爱玲在《红玫瑰和和白玫瑰》里说过一段经典的理论:也许每个男子心里都住着两个女人 , 一个红玫瑰 , 一个白玫瑰 。
娶了红玫瑰 , 久而久之 , 红的变成墙上的一抹蚊子血 , 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 , 娶了白玫瑰 , 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粒子 , 红的却是心口上的朱砂痣 。

解析《红玫瑰和和白玫瑰》里的“贝勃定律”,对现代婚姻的启示

文章插图
张爱玲对人性的刻画入木三分 , 她一语中的点出:眼前得到的 , 永远不如够不着的 , 朝夕相处的爱人永远比不上“远走的爱人” 。就像陈奕迅那首歌唱的: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 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 。
这种不知足的心理背后 , 其实印证了一个心理学定律-贝勃定律 。本文接下来要谈的是《红玫瑰与白玫瑰》里关于感情里的“贝勃定律” , 以及该定律对现代爱情和婚姻的启示 。
解析《红玫瑰和和白玫瑰》里的“贝勃定律”,对现代婚姻的启示

文章插图
一贝勃定律: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 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 。
心理学家贝勃曾做过一个实验:一个人左手举着300克的砝码 , 这时右手放305克的砝码 , 他并不会感到差别 , 直到左手砝码重量加到306克时才有点重 。
如果左手举着600克砝码 , 此时右手重量要加到612克才能感觉到比左手重 。即原来的砝码越重 , 后来的就必须更大的量才能感到差别 。
这就是心理学上的贝勃定律:
人们一开始受的刺激越强 , 对以后的刺激就越迟钝 , 或者说 , 第一次的大刺激稀释了第一次的小刺激 。
贝勃定律无处不在 , 比如 , 感情中 , 经常收到男友玫瑰花的女孩 , 和只有情人节这天才收到男友花的女孩 , 两者的感受截然不同 , 经常收到花的女孩习以为常 , 只有收到比玫瑰花更特别的礼物才会惊喜;而那个只有在节日收到花的女孩 , 会因为玫瑰花带来的“仪式感”而惊喜 。
这就是感情中的“贝勃定律”的表现 , 它往往演绎了两种感情极端- 一种是越得不到手的感情越渴望 , 另一种是越容易得到的感情越忽视 。
解析《红玫瑰和和白玫瑰》里的“贝勃定律”,对现代婚姻的启示

文章插图
二我们为什么“求而不得” , 又为什么“得而不惜”
01 求而不得:还未开始就结束的感情 , 让人念念不忘
《红玫瑰与白玫瑰》里 , 振宝在英国留学时 , 遇到一个叫玫瑰的女人 , 她很美也很热情 , 是振宝的初恋 , 两人彼此有意 , 但振宝不敢接受玫瑰的爱 , 回国后两人的感情便自然夭折了 。
此后 , 振宝遇到跟玫瑰相似的女人-娇蕊 , 娇蕊的出现让振宝为之一振 , 她就像初恋一样弥补了他心中的缺憾 , 哪怕她已是有夫之妇 。
心理学上的贝勃定律:当人第一次经历强烈的刺激之后 , 以后经历的刺激对他来说变得微不足道 。
因为这种心理效应 , 振宝对初恋玫瑰的感觉才显得更美好而难忘 , 因为“初恋情结”的感情刺激 , 让他把这种感情投射到娇蕊身上 。
解析《红玫瑰和和白玫瑰》里的“贝勃定律”,对现代婚姻的启示

文章插图
02 得而不惜:让人放心的感情 , 容易视而不见
如果说娇蕊是美丽妩媚、热情奔放的红玫瑰 , 振宝的妻子烟鹂就是娴熟静雅、纯洁高贵的白玫瑰 。如果说娇蕊是让人魂牵梦绕的情人 , 烟鹂就是让人心生怜惜的妻子 。
娇蕊对振宝动了情 , 为他不惜与老公离婚 , 而振宝怎么会娶一个离婚的女人 , 在他心里 , 也许从一开始 , 娇蕊只是初恋的替代品 , 而非明媒正娶的人选 。于是他放弃了娇蕊 , 娶了清清白白的烟鹂 。
可惜好景不长 , 在振宝心中 , 烟鹂从心中的“白月光” , 变成“饭粒子” , 原先被那个娶不得的娇蕊 , 反而成了心口的“朱砂痣” 。
解析《红玫瑰和和白玫瑰》里的“贝勃定律”,对现代婚姻的启示

文章插图
贝勃定律的毒:
贝勃定律对感情有迷幻作用 , 有时候我们的感觉非常敏锐 , 但它是有一定惰性的 。它会在我们习以为常的时候蒙蔽我们的双眼 , 让我们对当初的感情越来越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