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相声演员都转行演电影电视剧

但凡能说相声的,拍个电影演个电视都不是难事,而且说相声混个脸熟之后,再去拍片子,也能有个更好的身价 。目前最炙手可热的郭德纲 。当初客串个《建国大业》《落叶归根》戏份不多,但是演起来得心应手 。自己拍个《小房东》和《窦天宝传奇》口碑也都不错 。如果那个时候的郭德纲带领德云社,得说多少相声才能有一部电视剧的钱 。后来的《祖宗十九代》,目前电影市场那么好,动辄上十亿的票房,谁不想去分一杯羹,多栖发展的春晚钉子户冯巩 。很早就开始了电影,电视剧的拍摄,《别拿村长不当干部》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作品 。杨益的《一部杨光的快乐生活》收获全国的口碑,要知道全国的口碑就是全国的收入 。相声的创作比影视难,而且一个作品观众看过一次,再看就不新鲜了,光靠着剧场,一场一场的演,能有多少收成,电影好一些了,一部片子全国上映,完事还能卖给优酷或者爱奇艺,一次性投入,反复去收钱 。里面还能插播广告,还能吸粉,毕竟能到剧场听相声的观众还是少数 。电视就更是如此了 。所以相声演员,甚至小品演员,一旦有点名望就开始投身到影视剧的拍摄,其实和是否热爱这个行业没关系,也算是为了赚钱 。
现在相声演员涉足影视圈,相声说得好好的,为什么偏偏去出演影视剧呢?相声演员涉足影视,这不是从郭德纲、岳云鹏、郭麒麟这些相声演员开始的 。早在侯宝林时代,他就曾经出演甚至主演过电影,进入八十年代,那时候当红的马季、姜昆、冯巩也都出演过影视剧 。
相声是一种表演艺术,尽管它的舞台呈现和影视剧呈现还是有很大差别,但毕竟都属于表演范畴 。当演员有了一定知名度,再演影视剧观众也不觉很突兀,尤其他们演的大多都是喜剧题材 。
就拿郭德纲来说,他的相声功力和知名度无可置疑
就拿郭德纲来说,他的相声功力和知名度无可置疑,但直到目前为止没有一部影视剧为人称道,观众怎么看那都是郭德纲而不是作品中的人物,人设深深的烙印让郭德纲演谁都是演自己 。
岳云鹏的问题也基本如此 。于谦则没有这样的问题,主演的《老师好》反而赢得赞誉,这与他平时舞台上诚恳本分的人设有很大关系 。郭麒麟好了很多,这与他在相声方面的成就不够高,且颜值比较高有一定关系 。郭麒麟如果真的想一直在影视圈发展,会比德云社其他演员转型要顺利很多 。
丰富的演出经验也让很多相声演员练出了很深的演出功底
不管从事哪个行业都要有真才实学,而相声演员大多数从小就接受专业培训,学习相声知识 。而且,丰富的演出经验也让很多相声演员练出了很深的演出功底 。敢于从相声舞台迈向演艺圈的相声演员一般都是比较有实力的 。
相声演员跨界进入影视圈多数是在自己火了之后,这个时候他们都有了一定的粉丝基础,这就让他们进入影视圈变得毫无阻碍,因为不管是什么人拍出什么作品都要有人来看才会让这部作品变得有价值 。而火了之后的相声演员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因为他们自带流量,他们有一批忠实的观众 。
对于影视方来说,他们需要流量演员为他们带来流量
对于影视方来说,他们需要流量演员为他们带来流量,事实证明有些相声演员演技还是不错;对于相声演员来说,影视剧能带来的关注度和收入一般都远非相声可比,因此他们一般也愿意参与其中 。
其实双方也都是有一定风险的,尤其对于出品方来说 。相声演员表演相声多年,是有一个人设在身上的,观众看到他就想笑,很容易把他看作演员本人而非角色,这就会形成一种障碍 。
而踏入影视圈对他们来说无疑是拿自己的爱好来挑战别人的专业
既然是相声演员,那他们最拿手的无疑是说相声,而踏入影视圈对他们来说无疑是拿自己的爱好来挑战别人的专业,但恰恰是这种情况让他们很大程度上获得了观众的宽容,这就让他们有了更好的表演空间 。
以《庆余年》中郭麒麟为例,很多看过这部剧的观众都会觉得郭麒麟演的太好了,完美的演绎出咯了“范思辙”这个角色 。同时大家还会有一种郭麒麟不仅相声说得好,而且演戏也很好的感觉 。这就让郭麒麟的事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
为什么知名的小品相声演员都去拍电影了?相信大家都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小品相声演员都去拍电影了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么多的小品相声演员都去拍电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