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作者:孟子,朝代:先秦 。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
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
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 。
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其它的地方去,不能依靠划定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
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 。凭着天下人都日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君子要么不战斗,战斗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
中心论点:
即为篇首的两句话,即“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同时反映孟子所说的仁政,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 。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孟子的一个著名论断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
孟子及其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翻译赏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翻译】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翻译及注释翻译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 。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 。凭著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所以,君子要么不战斗,(如果)战斗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
- 军中送来粮食和肉为何霍去病为何不让士兵吃 霍去病不给手下吃肉的原文
- 公鸡蛋是什么呢 公鸡蛋是什么蛋
- 守株待兔的故事原文 守株待兔成语故事
- 凉州词的原文和翻译 凉州词古诗的意思王翰
- 简介桃花源记解析及赏析 桃花源记解释翻译及原文
- 秦观鹊桥仙原文 秦观鹊桥仙原文及视频讲解
- 山高水长 先生之德(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原文 先生之风)
- 贾浅浅最经典的一首诗 贾浅浅的12首诗原文
- 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内容简介 越剧梁祝故事原文内容
- 什么是定向广告定向广告的利与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