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翻译( 四 )


二、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逐层论证,层层深入 。文章第1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4段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 。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 。
(2)论证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 。
(3)文章上部分运用举例说明,下部分运用对比说明的方法.更加突出其论点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心论点中心论点应该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这一章开头即提出中心论点,并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 。短文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突出地说明了「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写作特色(1)文章善于运用设喻的方法 。从文章末端看,孟子虽反对战争,却多次提到战争 。这是为了迎合诸侯们的心理打个比方,以便有机会向诸侯们宣传自己的「仁政」主张 。
(2)文章析理精微,议论恢宏,气势奔放,阐明引申层层深入,逻辑性很强;还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使文章语气强烈,具有说服力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简析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 。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 。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同时反映孟子所说的「仁政」 。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 。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 。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
二三两段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运用否定排比句式 。第2段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3段同样选取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 。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 。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
以上三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这一观点 。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三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 。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 。(得道的意思为施行仁政)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到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 。因而,第4段绝非多余的闲笔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整体把握这篇短文一开头就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观点,指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人和」,就是下文说的「多助」和「天下顺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这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 。宋朱熹对这一章的注释是:「尹氏曰:言得天下者,凡以得民心而已 。」清焦循的注释是:「民和为贵,贵于天地,故曰得乎丘民为天子也 。」可见这一章不是论战争,而是讲民心向背的,是借战争论述实行「王道」(即「仁政」)的重要性 。由此逐层推进,短文先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做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大小不同;最后由人和推演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完成本文的论证 。
这一章开头即提出中心论点,并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 。短文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突出地说明了「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 。
本文语句整齐、流畅,一气贯注,很有说服力 。比如在论证地利不如人和时,作者先用四个并列的双重否定句,充分铺张防守一方所具备的「地利」方面的有利条件,然后陡然一转,说出失败的结局,使得「地利不如人和」的结论有了很强的说服力 。又如在阐述他的「得道者多助」时,作者也是先用了三个否定的排比句,顺理成章地推导出结论;然后又把「多助」和「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