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菲利普科特勒的六大卓越法则介绍 菲利普科特勒营销观念( 二 )


菲利普·科特勒编写的《营销管理》是史上最伟大的50本商业图书之一,与之并肩的包括亚当·斯密的《国富论》 。
四大贡献:开创学科、重新定义企业、发展4P、关注新趋势
纵观菲利普·科特勒92岁的伟大人生,这位仅存营销大师的贡献不计其数,英国权威媒体《金融时报》将其在管理和营销方面的贡献总结为三个方面:
1、在鼓吹市场营销的重要性上,他比任何一位学者或者商业作者做得都多,从而把市场营销从一种边缘性的企业活动,提升成为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重要工作 。
2、他沿着现代管理之父彼得·杜拉克提出的一种趋势继续前进,把企业关注的重点从价格和分销转移到满足顾客需求上来 。
3、他拓宽了市场营销的概念,从过去仅仅限于销售工作,扩大到更加全面的沟通和交换流程 。
但随着科特勒不断与时俱进,三大贡献已远远不能将其贡献全部囊括 。
除去前文所说的让“营销成为一门系统的学科”这则最重要贡献外,我们简要梳理了其他贡献:
(1)将企业定义为首先是一个营销组织
事实上,科特勒最重要的思想在于:销售不是营销,企业本身就应该是一个营销组织 。
这意味着,营销并不单单是销售人员的专业,而是整个企业组织运营的核心 。
“企业必须积极地创造并滋养市场”,“优秀的企业满足需求,杰出的企业创造市场 。”这是科特勒最著名的论断,与管理大师德鲁克的思想相映成辉 。
科特勒观点背后的逻辑是:全球大部分产业产品过剩,实际上,如今的问题不是出在供给层面,而是需求层面 。过多的产品在追求过少客户的青睐 。
面对如今挑战,企业转型迫在眉睫 。只有逃脱传统的营销局限,转而由营销来打造企业战略,才能对市场容量及企业自身定位做出更明确的界定,才能在转型中成功 。
但真正能理解和遵从“创造市场”的企业和商家永远是凤毛麟角,大多数的企业现在、以后都将处于“把产品销售出去”的生存状态,所以他们更加现实主义的需要是:从《营销管理》中学到如何销售的技能 。
(2)延伸和不断发展4P理论:企业家是首席营销员
4P营销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科特勒的《营销管理》第一版在麦卡锡4P理论基础上,进一步确认了以4P为核心的营销组合方法,即:产品、价格、渠道、促销 。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他提出了“大市场营销”概念,即在原来的4P组合的基础上,增加两个P:“政治力量”(Political Power)、“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s) 。
在他的营销学中,企业家就应当是位首席营销员 。6P之后,科特勒又提出战略上的4P:探查、细分、优先和定位 。而最新的进展是,他将这个理论扩展为11P:
一个营销人员必须精通产品(Product) 、地点(PIace)、价格(Price)和促销(Promotion) 。
为了做到这一点,你必须先做好探查(Probing)、分割 (Partitioning)、优先(Prioritizing)和定位(Positioning),最后,还有权力(Power)和公共关系 (Public Relations) 。
此外,还有第11个“P”,那就是“人”(People) 。这个“P”是所有“P”中最基本的一个,它的意思是理解人,了解人 。
整个市场营销的要领,就在于最大限度了解“人”,抓住和满足顾客需要 。
(3)推崇互联网等新技术、新趋势对市场营销的影响
近5-10年,这位耄耋老人关注到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以及其他新兴技术、商业浪潮的意义与作用 。
他在全新第16版《营销管理》中大力推崇它们,这与他的全方位营销概念是一脉相承的,而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成熟,恰恰为他的理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有力工具 。
科特勒曾明确定义过“全方位营销”:“公司将创业资源的安排、供应链的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等信息能量整合在一起,以换取市场上的更大成功 。”
显然,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就是整合的最佳工具 。
【关于菲利普科特勒的六大卓越法则介绍 菲利普科特勒营销观念】在新版《营销管理》中,互联网、新零售等相关领域公司越来越多地成为营销突破的案例,亚马逊、阿里巴巴、特斯拉、网飞、戴森、微信等都是他的研究对象,而这些走在前沿的公司似乎尤其能验证科特勒的主张:
市场营销必须成为商业活动的中心,它的重点必须是在客户身上 。
科特勒至今仍不遗余力地宣扬新技术、新趋势对营销的重要价值,事实也证明,他的预言和判断是对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