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了诗人的怀乡思亲之情,凄楚哀感,沉郁顿挫 。在安史之乱中,杜甫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既怀家愁,又忧国难,真是感慨万端 。稍一触动,千头万绪便一齐从笔底流出 。
背景:
1、这首诗是唐肃宗乾元二年秋杜甫在秦州所作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乾元二年九月,叛军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 。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 。这首诗就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 。
2、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 。“未体兵”则“断人行”,望月则“忆舍弟”,“无家”则“寄书不达”,人“分散”则“死生”不明句一转,一气呵成 。综观全诗,诗人在兵荒马乱的年代中哀愁胸中涌,对亲人深情字中结,字里行间暗含对现实的不满,对百姓的同情,将常见的怀乡思亲题材写得凄楚动人,沉郁顿挫,而且此诗对仗工整,景中有情,耐人寻味,因此成为五言律诗中的典范之作 。
3、《月夜忆舍弟》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律 。此诗首联和颔联写景,烘托出战争的氛围 。颈联和尾联在此基础上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居无定处,杳无音讯,于是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特别是在入秋以后的白露时节,在戌楼上的鼓声和失群孤雁的哀鸣声的映衬之下,这种思念之情越发显得深沉和浓烈 。全诗托物咏怀,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语言精工,格调沉郁哀伤,真挚感人 。
月夜忆舍弟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这首诗是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所作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乾元二年九月,叛军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 。
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 。这首诗就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 。
扩展资料:
月夜忆舍弟作品原文: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
月夜忆舍弟白话译文:
戍楼上响起禁止通行的鼓声,秋季的边境传来孤雁的哀鸣 。
今天是白露节更怀念家里人,还是觉得家乡的月亮更明亮 。
虽有兄弟但都离散各去一方,已经无法打听到他们的消息 。
寄书信询问也不知送往何处,因为天下依旧战乱不能太平 。
月夜忆舍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安史之乱中,杜甫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既怀家愁,又忧国难,真是感慨万端 。稍一触动,千头万绪便一齐从笔底流出,所以把常见的怀乡思亲的题材写得如此凄楚哀感,沉郁顿挫 。扩展资料背景:
这首诗是唐肃宗乾元二年秋杜甫在秦州所作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乾元二年九月,叛军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 。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 。这首诗就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 。
《月夜忆舍弟》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表现手法:借景抒情 。诗人借看月而抒离情,但抒发的不是一般情况下的夫妇离别之情 。字里行间,表现出时代的特征,离乱之痛和内心之忧熔于一炉,对月惆怅,忧叹愁思,而希望则寄托于不知“何时”的未来 。
《月夜》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是作者被禁于长安时望月思家之作 。此诗借助想象,抒写妻子对自己的思念,也写出自己对妻子的思念 。
原文如下: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
【月夜忆舍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
译文如下:
今夜里鄜州上空那轮圆月,只有你在闺房中独自遥看 。
远在他乡怜惜幼小的儿女,还不懂得你为何思念长安 。
染香的雾气打湿你的鬓发,明月的清光使你玉臂生寒 。
何时能并肩坐在薄帷帐下,月光照你我尽把泪痕擦干 。
扩展资料:
天宝十五载(756年)春,安禄山由洛阳攻潼关 。五月,杜甫从奉先移家至潼关以北的白水(今陕西白水县)的舅父处 。六月,长安陷落,玄宗逃蜀,叛军入白水,杜甫携家逃往鄜州羌村 。七月,肃宗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县)即位,杜甫获悉即从鄜州只身奔向灵武,不料途中被安史叛军所俘,押回长安 。
- 忆读书主要内容
- 忆江南1的意思
- 忆江南和望洞庭是词牌名吗
- 忆江南其一的意思是
- 忆江南三首
- 忆江南中谙字是什么意思
- 忆江南中的能不忆江南是什么意思
- 忆冷香有哪些作品
- 忆秦娥表达了李白怎样的思想感情
- 忆秦娥娄山关的情感基调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