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成长》读书笔记

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学生 。这是作为教师的乐趣,使我们不必象其它工作那样刻板而千篇一律;但也是我们作为教师的痛苦,因为我们必须随时随机应变,随时需要见机行事 。刘教授给我们提供了许多非常实用而有效的管理技巧,使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有了可以依循的方法 。
但是,我在自己的管理过程中还发现,相较于耐心细致、循循善诱的教导,有的时候,适度的“沉默”显得更为有力 。
读了刘良华教授的《教师专业成长》一书,受益良多 。其中第三讲《教师应具备哪些管理智慧》里提到了民主管理、管理技巧、以及教师的威信等方面的问题,给我们提供了许多班级管理方面的实用的技巧 。
在教育教学中,沉默有时也是一种力量 。在某些时候、对于某些学生教师“以静制动”,往往会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我曾经有这么一个学生,不知怎么回事,无论哪天上课,第一节课一定要迟到那么几分钟 。高中三年天天如此,前几任班主任有的耐心劝导,有的厉声斥责,有的联系家长,什么方法都试过了,这位同学雷打不动,照常迟到,最后老师们有的采取了惩罚手段:如果迟到,放学时罚扫地 。他开始还随便扫扫,后来干脆不扫了,每天迟到照常 。老师们实在没办法,也就渐渐放弃了 。我接受这个班后,他依然每天迟到 。我也和其他老师一样,找他谈话,联系家长,让他们提早叫他起床,收效甚微 。那天,我们学校有上级领导来考察,而且推门听课 。他照样迟到了 。年级组长恼火万分,要我找他狠狠批评一顿,并要我做材料处分他 。我把他叫到办公室,他扭过头,一声不吭 。我然他站了两分钟,只说了一句:“你有什么特殊的理由非迟到不可吗?”他摇头,但不说话 。我又让他站了一分钟,让后说:“回去吧 。我不想让你下一节课也迟到 。”第二天早上,他居然没迟到 。我看了他一眼,没说话 。接下来的一周,他基本没再迟到 。我没再找过他谈迟到的事,他也没和我说什么,我们就在沉默中达成一种共识 。
也许,在教育学生过程中,选择沉默,也是一种教育的智慧 。教师用沉默无声的行为、用一个警告的表情、用一个期待的眼神来感召学生,教育效果也许会更加明显 。


【读书笔记】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的使命》读书笔记1文/杨芝兰
张文质老师说教师的职业成长是需要师父的启迪的,这句话我深以为然 。
拿我自己来说吧,我学的是学前教育,在2014年通过我们县城的招教考试,这才得以进入学校成为了一名教师 。这是我之前没想到的,有两点:第一,我没想过我会考进去,因为同行几人,他们都有着自己的优势,相比之下,我确实没什么信心 。但只有我通过了考试,她们被关在了门外,直到现在他们已经渐渐地远离了教师这个职业,各行其事 。很长时间去思考为什么,最终想到的可能跟性格还有运气有关吧!第二,我没想过我会被分到一所我家附近的乡村小学,在家附近是其次,重要的是小学,因为我的专业是学前教育 。如果说带幼儿园,我可以毫不谦虚地说小中大以及学前班我都能带 。可面对小学生,我能行吗?
尤其是刚上班的第一学期,整日诚惶诚恐 。在自己不断翻阅资料同时还不停地询问身边的老教师,他们给出的方法也很实用:把课文中的知识点梳理一遍,将生字的字音字形讲一讲,再让他们写一写不就行了吗?当时带的是一年级,寥寥数语,我想着一年级跟学前班的孩子也不差上下啊,就照着原来经验开始带他们 。
可能是对于年轻老师的亲近感使然吧,第一学期带他们成绩还不错 。校长看到我对于学校一直成绩较弱的一年级带的还不错,接下来的三年实践都让我带了一年级 。我也很快适应了这种节奏,一年级课本内容也简单,于是就有了后来不备课,拎起课本就进班开讲的事件 。即使我已经获得了小教资格证,可有很多根深蒂固的东西并未随之而改变,我沉浸在自己的舒适圈里,虚度了很长的光阴 。
突然就有那么一段时间我在想,每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雷同生活,这样的日子意义何在?我有些厌倦了 。
后来机缘巧合我来到了现在的学校,一切在悄然发生着改变 。我开始跟着老师们读书,开始稳坐下来练习书法,开始思考我的课堂了 。我说过我不是聪明的学生,所以我往往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对于我的努力我从未想过要得到些什么,想拥有的可能就是心中的那份宁静与自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