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学派的四大学派有哪些

儒家学派的四大学派分别如下:
1、独尊儒术型的儒家学派:是指恪守先秦儒家大师孔子、孟子、荀子的传统和基本精神的学派;
2、儒道互补型学派:一种是儒家思想与道教思想互补,另一种是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互补 。儒家思想与道教互补的,主要有北宋濂溪学派和百源学派;
3、三教合一型学派:宋元明清四朝的大多数儒家学派,大多数属于三教合一型 。理学中的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都是三教合一型的学派;
4、四教会通型儒学:基督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会通和伊斯兰教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会通 。早在公元三四世纪,基督教就传入中国,而真正传教成功的,则是利玛窦,因此而被称为明末清初西学东渐的奠基人 。
儒家学派的四大学派有哪些儒家的主要派别有:
思孟学派 。严格说来,思孟学派应该是子思学派和孟子学派的通称,因二者思想上具有某种一致性,所以人们往往将其联系在一起,称为思孟学派;
2.今文经学 。汉初今文经学立为官学,每一经都可成为“学”,例如榖梁学、公羊学等,从中又衍生出诸如谶纬神学之类的其他学说 。
3.古文经学 。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合称为经学,经学之下又可以按照所治之经分为诗学、礼学、易学、春秋学等等 。而治经须先明义,因此诞生小学,小学之下又分为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 。
4.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大致分为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宋明理学亦称“道学” 。指宋明(包括元及清)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体系 。宋、明儒家的哲学思想 。汉儒治经重名物训诂,至宋儒则以阐释义理、兼谈性命为主,因有此称 。
儒家人学思想的流派有哪些?孔子、孟子、荀卿、董仲舒、二程、朱熹、陆九渊、王阳明代表了儒家发展的不同阶段.
儒家的派别包括:思孟学派 宋明理学 心学 气学 今文学派 公羊学 谶纬神学 古文学派 训诂学
儒家有什么派系?战同时期儒家内部分化而形成的八个学派 。孔子一生长期从事教育活动,学生众多,有所谓“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之誉 。而孔子的思想学说体系所涉及的范围又相当广泛,孔门弟子对孔子言论和思想的理解不尽相同,难免会产生歧见 。所以,孔子逝世以后,孔门弟子就开始逐步分化 。别厂战国的中后期,儒学在成为“显学”的同时,在儒家内部也形成了八个不同的派别 。儒家“八派”之说,始见于《韩非子》的《显学》篇:“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 。”
子张之儒
子张姓颛孙,名师,字子张,春秋末期陈国阳城(今河南淮阳)人,生于公元前503年,卒年不详 。子张是孔子晚年的弟子,从学后学业出众,与子夏、子游齐名 。曾从孔子周游列国,在陈、蔡之间遭到过围困 。他勤学好问,经常与孔子讨论各种问题,《论语》记其向孔子问学达二十次之多 。主张“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沦浯·子张》),明确反对“执德不弘,信道不笃”,“言不忠信,行不笃敬”(《沦语·子张》)的人和事 。子张的秉性有点偏激,孔子曾批评他“师也过”,“师也辟”(《论语·先进》) 。但他为人博爱容众,交友颇广,认为君子应该“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论浯·子张》) 。子张终身未仕,孔子死后,居陈国,收徒讲学 。子张传下来的弟子以后就形成了“子张之儒”,被列为战国儒家八派之首 。“子张之儒”的学术或政治主张究竟如伺,现在已难知其详 。荀子在其《非十二子》中曾十分严厉地批评“子张之儒”.把他们称之为“贱儒”,况:“弟佗其冠,神谭其辞,禹行而舜趋,是子张氏之贱儒电 。”这个批评似乎没有列出什么学术或思想上的根据,仅讲一些言行举止而已 。一般以为荀子所斥可能是指战国末期依附于“子张之儒”—派门墙的人 。如清儒郝懿行以为,是指那些徒似子张之貌而不似其真的人(参见正先谦《荀子集解》引) 。现代学者郭沫若根据“子张之儒”具有博爱容众,严已宽人等特点,认为“子张氏的后学们似乎更和墨家接近”,并推测“墨翟受了子张的影响”(《十批判书,儒家八派的批判》) 。
子思之儒
子思是孔子的孙子(参见本书“子思”条) 。关于“子思之儒”的学术或政治主张究竟如何,现在已难知其详 。荀子在《非十二子》中从否定的角度略有论及,说:“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犹然而材剧志大,闻见杂博 。案往旧造说,谓之五行,其僻违而无类,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 。案饰其辞而祗敬之曰:‘此真君子之言也’ 。子思唱之,盂轲和之,世俗之沟犹督儒曜曜然不知其所非也,遂受而传之 。”按大多数宋儒的观点,“子思之儒”发挥了孔子的中庸思想,把儒家道德范畴“诚”这一精神实体提高到世界本原的地位,对儒家的心性之学有重大贡献 。宋儒之说,近代以来有不少学者表示怀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