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蜂的生活环境

胡蜂俗称马蜂,根据其种类的不同,各地对它们的称呼略有差异,在教科书中它们统称为胡蜂类,系昆虫纲、膜翅目、胡蜂属类昆虫,它们食谱相近,筑巢的方式和使用的筑巢材料相同,因此它们的生存条件、繁殖活动基本相同 。
生存环境:
马蜂类有着较强的生存能力,从海拔300到3000米的地方、只要有一定数量的树木都会有他们的踪迹存在,这与它们食物的多样性有着密切关系 。在云南已知的胡蜂种类多达20余种,目前已知具有养殖价值的大约为8个品种,在一定的区域内,胡蜂种类和数量的多少完全取决于植被的密度和多样性与否,相对来讲,高密度、多样性植被的区域内胡蜂的种类和数量会相对多一些,反之则会减少 。这是因为植物的多样性会给胡蜂带来充足的食物,同时,在一定的区域胡蜂类群体的强弱、种类和数量的多少能揭示该区域周围生态环境的好坏和空气质量的优劣 。
马蜂的生活习性马蜂属膜翅目胡蜂总科类昆虫,体型较大,色泽鲜艳,多黄、黑、棕色,有彩斑 。触角一般雄13节,雌12节,偶有例外 。前胸背板向后延伸达翅基片 。休息时翅纵褶覆盖在身体上 。肉食性,多数有社会行为,是农林害虫的天敌,也是养蚕业、养蜂业的害虫 。由于麻风含有神经性毒素 。因此成虫、幼虫和蜂巢均可入药,蜂毒是昂贵的良药 。但人畜误碰蜂巢,群蜂追螯,常致受伤,严重者会引起死亡 。常在人的居住地区筑巢与活动 。包括19个科,常见的有胡蜂科和马蜂科 。马蜂吃昆虫尸体,也很喜欢甜食 。城市树木花草增多为马蜂提供了丰富的昆虫 和蜜源等食物,垃圾堆里也有大量适合马蜂吃的食物,使生于野外的马蜂越来越多地迁居 城市筑巢 。马蜂的生活习性各异,它们根据自身对通风、光照、透气的不同要求,有的选择在树上生活,有的选择在墙上生活 。而且,它们在选择栖息地时,还要考虑会不会被水淹 。通常马蜂的习性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与人为敌,大都是感觉到自身生存受到威胁,是一种自我保护的行为 。如人类大量使用农药消灭了马蜂的天敌(如多种鸟类),每到秋季人们摘取果实、采集草药等活动易惊扰马蜂等 。
马蜂和蜜蜂怎么区别蜜蜂和马蜂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蜂类,蜜蜂和马蜂筑巢材质、脾气、蜇人后、毒性、饮食习惯上都有区别 。
1、马蜂巢和蜜蜂巢材质不同
马蜂和蜜蜂一样,也有筑巢的行为,和马蜂窝相比,蜜蜂巢的材质会更好一些,属于蜡质量巢,主要是由分泌的蜂蜡等物质建造而成,而马蜂窝则是纸质巢,从材质上来看,蜜蜂巢的建造成本更高一些,而且马蜂会在每一个蜂房中产下卵,而蜜蜂则不一定 。
2、马蜂比蜜蜂脾气暴躁
马蜂和蜜蜂都是群居性昆虫,对于自我的保护意识是非常的强烈,不过由于蜜蜂基本上都是人工喂养,一个蜂箱可容纳上万只蜜蜂,所以蜜蜂的脾气会相对的温和许多;
马蜂长期生活在严酷的野外自然环境中,基本上属于野生种类,而且马蜂窝一般只有拳头般大小,一般只能容纳100-300只左右的马蜂,由于生活环境恶劣,导致马蜂的脾气暴躁得多,自我的保护意识和对外的攻击意识也会更加的强烈 。
3、马蜂蜇人后不会死,而蜜蜂会死
被攻击后,马蜂和蜜蜂会有不同的状况,蜜蜂螫针上有倒钩,当蜜蜂蜇人后,其毒刺会脱落,留在人体里拔不出来,而且蜜蜂的螫针与内脏相连,蜇完人后内脏也会随螫针一同被拔出,蜜蜂的生命也会就此终止 。
马蜂的螫针细长,蜇完人后可以顺利带出,毒刺依然会存在,不会因攻击而丢失生命,虽然每次蜇完人后,马蜂的“战斗力”会减弱,但休息一段时间后就会恢复原样,并且不会对自身生命造成威胁 。
4、马蜂和蜜蜂的毒性不同
蜜蜂的毒液呈酸性,当蜜蜂蜇人后离开时,毒刺会脱落在人体的皮肤上,所以只能蜇一次;而马蜂的毒液呈碱性且只有雌蜂才有毒性,可反复蜇人 。
被蜜蜂蛰伤最多只是皮肤红肿伴有热痛,可用冰块、肥皂等碱性物质处理,然后用镊子取出毒刺即可 。被马蜂蜇伤后伤口会红肿疼痛,利用酸碱性中和的原理来处理,如有过敏性体质的话最好早点就医,否则可能出现全身性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
5、马蜂和蜜蜂的饮食习惯不一样
蜜蜂是以花粉为食的植食性昆虫,可以理解成吃素的,蜜蜂在采集的过程中,既可以帮助植物传播花粉,也可以采集到花蜜,可以说蜜蜂和植物之间就是互相合作的关系 。
而马蜂则不一样,食物来源多样性且复杂,特别是成虫还具有捕食性,小青虫、毛毛虫等都是它的猎捕对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