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樽还酹江月酹翻译( 二 )


“周郎”,即周瑜,他二十四岁就当了将军,当时吴国人称他为周郎 。这三句词说,在那古代营盘西边,据说,就是三国时代周瑜打胜仗的赤壁 。点出了赤壁的历史意义,也为下片歌颂周瑜埋下了伏笔 。
那么,作者当时看到的赤壁,景象如何呢?“乱石穿空”,陡峭的石崖直插高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吓人的大浪头,拍打着江岸,激起的浪花象无数堆耀眼的白雪 。
面对着这雄伟的景象,难怪作者要赞叹不已:既赞美这雄伟的大好河山,更赞美历史上曾经在这里叱咤风云的无数英雄豪杰 。
词的上片,着重写景,带出了对古人的怀念 。下片,就转入对赤壁之战的中心人物周瑜的歌颂 。苏轼写这首词时,距离发生于公元二零八年的赤壁之战,已有八百多年 。
他想象着几百年前的往事,用“遥想”两个字把我们引向了遥远的过去 。“公瑾”,周瑜的字 。“小乔”,周瑜的妻,是当时著名的乔氏姊妹中的妹妹 。
词中提到他们的婚事是为了突出周瑜年轻得意的神态 。作者用“雄姿英发”来形容周瑜气度雄伟、人才出众 。在作者的想象中,周瑜身着戎装,手摇羽毛扇,头戴着配有黑丝带子的头巾(纶巾),风度潇洒,从容指挥,在说笑之间,轻而易举地就把曹操水军战船烧成灰烬 。“樯”,帆船上的桅杆 。这里用“樯橹”代表曹军的战船 。
“羽扇纶巾”,写出了周瑜的神态 。“谈笑间”,突出了他的自信和才略 。“樯橹灰飞烟灭”,六个字就再现了一场历史性的大战 。寥寥几笔,显示了作者艺术概括的才能;字里行间,倾注了作者对周瑜的由衷赞赏 。
对历史人物的景仰,正包含了对自己现实状况的不满 。对比之下,四十七岁的苏轼深为自己不能象周瑜那样年纪轻轻就建立了卓著的功业而感叹 。
他只好用自我嘲笑的口气说:“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象他这样,通过想象去经历(神游)那三国(故国)的赤壁之战,人们大概会嘲笑他太富于感情,因而过早地有了花白头发(华发)吧!自嘲之余,一种看破红尘的消极情绪油然而生 。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樽”,酒杯 。一尊是一杯酒的意思 。“酹[lèi]”,洒酒表示祭奠 。他忽然觉得,人间不过象梦境一样,不要徒然感叹了,还是给江上的明月,献上一杯酒,伴月痛饮吧!
这首词是苏轼的代表作 。虽然结尾流露了消极情绪,但从全词看,气魄宏伟,视野阔大,对壮丽河山的赞美,和对历史英雄人物的歌颂及怀念,构成了豪放的基调 。
《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 。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苏洵长子 。嘉祐二年(1057)进士 。累除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 。
曾通判杭州,知密州、徐州、湖州、颖州等 。元丰三年(1080)以谤新法贬谪黄州 。后又贬谪惠州、儋州 。宋徽宗立,赦还 。卒于常州 。追谥文忠 。博学多才,善文,工诗词,书画俱佳 。
于词“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题材丰富,意境开阔,突破晚唐五代和宋初以来“词为艳科”的传统樊篱,以诗为词,开创豪放清旷一派,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 。有《东坡七集》《东坡词》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