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存在隶属关系:并不单单身份关系会产生隶属关系 , 劳动者通常是不得不成为一名被雇佣者 , 由此雇主获得了对劳动力的支配权 , 同时 , 也获得了对劳动者的支配权 , 隶属关系也就形成了 。
2、信息不对称:在某些社会关系中 , 由于对信息掌握的程度不同 , 造成二者地位实际上的不平等 。
3、经济力量差距:在现代社会 , 随着具有强大经济力量的垄断组织的出现 , 现实社会中与之相对应的其他经营者和消费者的经济力量根本无力与之抗衡 。
4、传统影响:儿童、老人、残疾人往往是社会中的弱者 , 由于生理方面的自然原因甚至传统社会中的观念、歧视 , 他们往往在体力、智力、机会等方面处于不利地位 。
5、制度影响:制度的好坏直接影响人们的社会地位和个人发展的机会 。
我国弱势群体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财富不能进行公平合理的再分配 , 出身决定命运;权力不能朝着做事解决矛盾清除障碍去努力 , 而是努力维护既得利益 , 使公权变私有;于是 , 社会成了一潭死水;大多数人就世代延续弱势群体的现状 。根本原因 , 就是独裁 , 不民主 。
弱势群体的产生原因 国企结构调整、经济效益下降 , 下岗职工增多
一是由于当前正进入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的高峰期 , 劳动力的供给量大于需求量 , 据有关部门测算 , “九五”期间全社会剩余劳动力平均每年为1200多万人 , 今后10年将增至每年1800多万人 , 城镇实际失业率由6%左右增至7%左右;
二是新技术的运用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 使就业机会相对减少;
三是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 给城镇的就业产生了很大压力;
四是体制性原因 , 国企改革进行结构性调整 , 必然要削减过去长期在计划经济下形成的大量富余人员;
五是企业经营管理不善、经济效益下降 。以上诸因素导致停产、半停产企业增多 , 下岗职工逐年上升 。上述因素中尤以后两种原因较为突出 。
贫困家庭户人口多、就业少
下岗和失业人员大多集中在收入水平较低的制造业、服务业和商业部门 , 家庭人口多 , 就业少 , 户人均收入低 。据2000年住户调查 , 5%的最低收入户每户家庭人口为3.6人 , 就业者负担人口为2.34人 , 分别比最高收入户的2.66人和1.67人高35%和 40% , 再由于文化技术素质偏低 , 再就业比较困难 , 还有相当一部分因病残致贫 , 医疗费没有保障 , 处于绝对贫困状态 。
为什么残疾人是弱势群体残疾人这一弱势群体的产生 , 有其复杂的社会背景和深层次原因 。从全国看 , 经济社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 , 残疾人的弱势状况就更为明显 。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机构设置不合理 , 机制体制不建全 , 残疾人合法权益得不到充分维护 。随着社会的变革 , 残联特别是基层残联受大环境的影响 ,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功能逐渐丧失 , 工作困难重重 。在现行体制下 , 残疾人联合会是残疾人的服务机构 , 性质是群众团体 , 作用是联系、协调、服务 , 本身既不是行政主体 , 也无行政执法资格 , 从而形成了“弱势机构 , 管理弱势群体” 的恶性循环现象 。
2、认识不足 , 渠道不畅 , 残疾人就业问题异常严峻 。残疾人当前的就业模式有三种:一是集体就业 , 将残疾人集体安排在福利企业之中 。福利企业数量有逐年减少的趋势 , 其原因是:结构单一、机械老化、缺乏资金、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素质偏低 , 生产政策严重滞后 , 福利企业申办主体为国有或集体企业 , 投资主体限于民政部门、乡镇政府和街道办 , 部门之间政策不一 , 限制了福利企业发展 。二是按比例就业 。目前我国规定企业按照不低于1.5%的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 , 对不安排或未达到标准的企业征缴残疾人保障金 。有些企业为完成任务而雇佣“名义”上的残疾人挂靠在该企业 , 实际并未上岗 , 每月仅发给其略高于最低生活保障的工资 。对残疾人安置的岗位也较低 , 对残疾人的能力认识不全面 , 另一方面有些企业虽然雇佣残疾人工作 , 但当国家检查达标后 , 便立即辞退 , 以避免交纳残疾人保障金 。残联仅靠软弱的联络、协调职能 , 去“乞求”强势单位给面子、给人情安排残疾人就业 。三是自主就业 , 由残疾人员自己经营一些传统的门店或摊铺 , 象报亭、修鞋铺等 , 但由于多种原因影响 , 竞争力大都不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