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寇莫追的典故及意思( 五 )


〖股肱心腹〗 成语典故: 先生乃吾之股肱心腹,倘有疏虞,如之奈何?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5回
〖葛巾布袍〗 成语典故: 干葛巾布袍,驾一只小舟,径到周瑜寨中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5回
〖国家大计〗 成语典故: 于禁等被水所淹,非战之故;于国家大计,本无所损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5回
〖鼓角齐鸣〗 成语典故: 前面鼓角齐鸣,一彪军出,放过马谡,拦住张郃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九回
〖官轻势微〗 成语典故: 孙权虽有雄才,乃残汉骠骑将军、南昌侯之职,官轻则势微,尚有畏中原之心,若加以正位,则陛下一阶耳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二回
〖骨肉之恩〗 成语典故: 孤亦何不待卿以骨肉之情恩,委卿以兵马之重乎?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八回
〖骨肉之情〗 成语典故: 孤亦何不待卿以骨肉之情恩,委卿以兵马之重乎?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八回
〖归师勿掩,穷寇莫追〗 成语典故: ‘归师勿掩,穷寇莫追 。’汝可从小路抄箕谷退兵 。吾自引兵当斜谷之兵 。清·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5回
〖过五关,斩六将〗 成语典故: 关云长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七回
〖割须换袍〗 成语典故: 超遂令人叫拏短髯者是曹操 。操闻之,即扯旗角包颈而逃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8回
〖割须弃袍〗 成语典故: 超遂令人叫拏短髯者是曹操 。操闻之,即扯旗角包颈而逃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8回
〖光阴荏苒〗 成语典故: 玄德回新野之后,光阴荏苒,双是新春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
〖鼓噪四起〗 成语典故: 如遇魏兵,不可大击,只鼓噪呐喊,以疑兵惊之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
〖缓兵之计〗 成语典故: 孔明用缓兵之计,渐退汉中,都督何故怀疑,不早追之?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九回
〖虎荡羊群〗 成语典故: 孔融望见太史慈与关、张赶杀贼众,如虎入羊群,纵横莫当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一回
〖虎踞鲸吞〗 成语典故: 诸将皆来动问,尽皆愕然相顾曰:‘江北百万之众,虎踞鲸吞 。不争都督如此,倘曹兵一至,如之奈何?’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
〖好谋无断〗 成语典故: 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1回
〖好乱乐祸〗 成语典故: 操赘阉遗丑,本无懿德,漂狡锋协,好乱乐祸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二回
〖虎狼之穴〗 成语典故: 父亲奈何以万金之躯,亲蹈虎狼之穴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六回
〖红旗招展〗 成语典故: 法正见曹兵倦怠,锐气已堕,多下马坐息,乃将红旗招展 。鼓角齐鸣,喊声大震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
〖虎入羊群〗 成语典故: 孔融望见太史慈与关、张赶杀贼众,如虎入羊群,纵横莫当,便驱兵出城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回
〖虎体熊腰〗 成语典故: 为首一将,生得广额阔面,虎体熊腰;吴郡富春人也,姓孙,名坚,字文台,乃孙武子之后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回
〖何往不利〗 成语典故: 公抱匡济之才,何往不利?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
三顾茅庐 东汉末年,诸葛亮躬耕南阳,刘备为了敦请他辅佐自己打江山,求贤心切,三次拜访隐居在隆中草屋里的卧龙诸葛孔明 。后用次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也比喻诚心诚意的邀请或访问 。
初出茅庐 诸葛亮看到天下战乱不息,百姓苦难深重,答应出山,就和刘备同回新野 。此时,曹操派大军攻陷了刘表次子驻守的荆州,又来攻打刘备 。刘备兵单将寡,形势危急,诸葛亮设计在博望坡伏兵,以火攻使曹军惨败 。当时人们以诗赞颂诸葛亮:“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谈笑中 。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后称初次出来做事为初出茅庐,或用以比喻刚步入社会,在工作和处事方面欠缺经验 。
舌战群雄 曹操大军沿江结寨,准备并吞江东 。东吴君臣惊疑忧惧,是和是战难以定夺 。诸葛亮运用谋略,与东吴群臣纵论天下大事,巧舌辩驳,说服他们和孙权要与刘备联合抗曹 。才有后来的赤壁之战 。此成语原指与众多儒生谋士争辩,驳倒对方的议论,后指与很多人激烈争辩并驳倒对方 。
锦囊妙计 孙权用公瑾之计,引刘备入东吴招亲,要挟刘备交还荆州 。诸葛亮在他临行前交给赵云三个用锦做成的袋子,吩咐说:“内封三条神妙计策,到时依次打开行事 。”赵云和刘备、孙乾率五百军士到南许,依锦囊妙计破了公瑾计策,娶了孙权之妹孙尚香逃回荆州 。让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 。这成语是比喻及时解救危急的好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