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戟阁锦怎么过冬

【大戟阁锦怎么过冬】一、调节温度
在大戟阁锦过冬的时候,应注意温度的调节,最低的温度也不要低于5℃ 。特别是在北方的一些地区,更应把温度控制在适合的范围 。一般到了冬季,都是要搬到室内养殖的的 。
二、遮挡冷风
养护的位置不能有冷风吹,所以不能把它放在风口,要把植株放到没有风吹的地方 。有时就算温度不是很低,但植株长时间被风吹,也是会有可能被冻伤的 。如果有通风的必要,就要在中午的时候适当开窗 。
三、远离暖气
摆放大戟阁锦的地方,是需要远离暖气的,因为暖气散发出来的热量,会让植株里的水分蒸发较快,很容易干枯 。所以,在室内养的时候要选好位置,也不要直接把它放在地暖上 。
四、注意控水
因为过冬期间的气温较低,所以有必要控水,不能让盆土太潮湿 。若土里水分较多的话,低温就会使土内的水温也降低,从而就会使植株被冻伤 。
龙骨叶子发黄脱落 茎发蔫龙骨花: 大戟科大戟属多肉植物,原产于纳米比亚 。别名:三角霸王鞭、彩云阁、龙骨柱形态特征:龙骨花生长健壮,高可达2米至3米,植株呈灌木状,分枝多而密,嫩肉质,叶长2厘米至4厘米 。基部有短的主干,于主干周围轮生,3~4棱,棱缘锯齿形,有坚硬的短刺,向上垂直生长 。习性及养护:龙骨花耐干旱,耐晒,浇水要适量 。若盆土长期过湿会引起烂根 。冬季休眠期1-2个月浇一次水也不会干死 。龙骨花不耐寒,越冬温度要控制在10度左右 。为了预防冬季龙骨花腐烂,需放在阳光充足处让其多见阳光,并隔一定的时间转盆 。龙骨花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的培养土就能良好地生长 。龙骨花虽然耐晒,但龙骨花不是以观花为主,所以夏天要给于适当的遮阴,以利于生长 。置于室内观赏的龙骨花,应尽量放在靠近日光的窗边 。让其多见阳光 。为使其生长良好,生长期间每15-20天施淡肥一次,肥料以粒状复合肥或自制的矾肥水均可 。但用肥不能过浓,以免造成肥害而导致烂根 。新栽的龙骨花生长到10-15厘米时,将顶端削去,发出的新枝只留每个角顶端长势旺盛的三个分枝即可,将其余的摸去 。待新枝长到20-25厘米时,再去顶一次,以后每分枝一次按上次留枝长度加10厘米去顶 。这样长出的龙骨花株型丰满,观赏效果好 。但是,特别注意的是每次留枝的方向一定要考虑好观赏角度 。繁殖:龙骨花采用扦插繁殖 。切取10厘米以上的分枝,把流出的浆液洗净,沾草木灰晾干后插于微干的粗沙土中,一星期后插秽开始失水萎蔫时少量浇水,沙土宁干勿湿,以免剪口腐烂 。置于半阴处即可 。生根容易 。龙骨花到了冬天是要开始慢慢叶子变黄的,而且龙骨花不宜总是浇水,尤其是到了这个时候 。建议:半个月或者一个月浇一次就可以了,室内要有适宜的温度,控制在10度左右就可以了 。
女神养花记:有些多肉植物是有毒的,最后一种还是大家很多人喜欢在家中摆放多肉植物,特别是对于刚装修完毕的业主来说,可以去除装修味道!另外随着多肉植物的流行,越来越多的养花爱好者都开始接触种植多肉植物,但是种植多肉植物不得提醒你一点,有些多肉植物是有毒的,所以在养殖的过程中要格外小心了 。
大戟科的大部分多肉植物都是有毒的 。旋风麒麟、斑叶玉麒麟、布纹球、长刺魁伟玉、皱叶麒麟(以上是小型)红彩云阁、大戟阁锦、虎刺梅(以上是较大型)等等都是一般较为熟知的大戟科的多肉植物 。有毒指的是植物的汁液有毒,不要误食就不会有事,正常摆设肯定是有利无害 。
红彩云阁原种彩云阁产于纳米比亚,其形态为多分枝灌木,分枝全部向上生长 。3―4棱,通常3棱,粗4―6厘米、长15―25厘米,但在栽培中分枝较细而更长 。棱缘有坚硬短齿 。表皮深绿色有白色晕纹 。对生刺红褐色,0.3―0.4厘米长 。在分枝上部每棱上都有卵圆形带短尖的绿色叶,叶长3―5厘米,叶质很薄 。冬季寒冷时会落叶,翌年5月萌发新叶 。
大戟阁锦多年生肉质植物,植株呈乔木状,有短而粗的主干及数量众多的分枝,肉质茎粗约15厘米,具4至5棱,棱脊突出,棱缘波浪形,表皮花白色或黄白色,刺灰褐色或紫褐色,成对生于棱缘上 。在生长旺盛时茎顶端有披针形、花白色或黄白色叶片长出,但很早就脱落,给人的印象是植株无叶 。
虎刺梅原名:铁海棠 。别名:麒麟刺、虎刺 。拉丁文名:EuphorbiamiliiChdesMoulins大戟科、大戟属蔓生灌木,属藤蔓状多刺植物,原产于马达加斯加,是受欢迎的室内植物,热带地区种植于庭园 。四季均开花,在北半球冬季开花最盛 。茎稍攀缘性,分枝,可长达2米余 。茎上有灰色粗刺,叶卵形,老叶脱落 。花小,成对著生成小簇,各花簇又聚成二歧聚伞花序 。外侧有两枚淡红色苞片,花小 。苞片有,也有深红色 。以上就是几种有毒的多肉植物的介绍,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另外,特别需要提醒的是:玉树花含有毒的酶,会释放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其茎叶的汁液对皮肤有强烈的刺激性,不能在室内摆放 。人体接触枝叶流出的汁液,会引起皮肤发红、肿胀、疼痛、起泡,倘不慎溅入眼内可致失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