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怎么来的

一、端午节怎么来的端午节是怎么来的说法不一,现在主流的说法分两种,一种学说认为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 。还有一种说法是人物纪念学说,他们认为端午节起源于纪念屈原 。还有认为是纪念伍子胥、纪念曹娥、纪念介子推等 。
二、端午节的风俗传统端午节的传统风俗主要有划龙舟、祭龙、采草药、挂艾草菖蒲、打午时水、洗草药水、拜神祭祖、浸龙舟水、吃龙舟饭、食粽子、放纸龙、放纸鸢、拴五色丝线、佩香囊、系百索子、画额、佩长命缕、九狮拜象、立蛋、佩豆娘、贴五毒图、抢青、贴午时符等 。
三、端午节的故事端午节的故事有:纪念屈原、纪念伍子胥、纪念介子推、勾践操练水军、纪念孝女曹娥等 。
1、纪念屈原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自尽;后世人为纪念屈原,形成了端午节 。
2、纪念伍子胥
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吴国大战越国胜利后,越王请和,伍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但吴王同意越王请和,最终吴国没落,伍子胥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
3、纪念介子推
介子推是寒食节与清明节由来传说的主角,可也有认为端午节的由来与介子推有关 。据东汉时期蔡邕的琴曲著作《琴操》中说,端午节系为纪念先贤介子推 。
4、勾践操练水军
宋代高承《事物纪源》刊文,端午是源于春秋时期越王勾践于是日操练水军 。《事物原始》引《越地传》云:“竞渡之事起于越王勾践,今龙舟是也 。”
5、纪念孝女曹娥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 。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 。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孝女曹娥之日 。
端午节的来历大多数人都认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三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 。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 。
下面来说下这些历史由来,先来说最广为流传的纪念屈原:

一、纪念屈原
在我国历史上,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说法已经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 。相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 。

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 。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 。

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 。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
二、吴越民族图腾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 。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 。
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示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 。其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 。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 。
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 。吴越族以前,我们的祖先华夏族以龙为部族标志 。伏羲、女娲、颛顼、禹、黄帝都是龙族著名领袖,是以龙为图腾的,认为龙是法力最大的神灵,至华夏族的后人,把这些著名的祖先也视为龙的化身 。从此有祭祀龙的盛典 。
直到今天我们也自称是“龙的传人”,世界各国也都以“龙”为中国的象征 。吴越民族在每年五月五日这天,要举行一次盛大的图腾祭,将各种食物装在竹筒中,或裹在树叶里,往水里扔,献给神龙吃 。还把乘坐的船,刻画成龙的形状,配合着岸上急促的鼓声,在水面上作各种游戏和竞赛划船 。这便是端午节及其习俗的由来 。
三、恶月恶日驱避
古人认知世界有限,他们发现每年春夏交替的时候,空气潮湿,毒虫增多,瘟疫将发,人易生病,这在农历五月初表现得最为鲜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