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诸葛亮的人物简介 诸葛亮人物形象介绍

诸葛亮,一个因为《三国演义》而被神化的历史人物,一直被认为是智慧的化身和代名词,时至今日仍然家喻户晓……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就像历史上被神化的姜子牙、老子等人一样,诸葛亮的神化也非空穴来风、凭空捏造,那历史上的诸葛亮究竟如何?
此文便试图以正史《三国志》为基础的角度,再次以比较全面的角度审视这个历史的传奇人物……

三国诸葛亮的人物简介 诸葛亮人物形象介绍

文章插图
生平概要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 。东汉末战乱时代,隐居躬耕于隆中,探讨治国用兵之道,在“隆中对”中为当时寄寓荆州的刘备筹划复兴汉室大业的战略 。
在曹操南下击败刘备的危难之际,出使吴从而促成了联吴抗曹,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蜀汉建立,任蜀国丞相,在刘备亡后,主持蜀国政治军事,指挥攻魏战争,五次北伐,未能成功 。
在最后一次北伐中,与司马懿对峙百日,最终因积劳成疾病死于五丈原军中 。留有文集24篇,10.4万余字,今多已亡佚 。
三国诸葛亮的人物简介 诸葛亮人物形象介绍

文章插图
一、外交功绩极力促使联吴抗曹,奠定三分天下的基础早在隐居期间,孔明就对时局有清醒的认识,所以在刘备“凡三往,乃见”后,便推出了先不可与实力雄厚的曹操正面争锋,而应联合孙吴,取荆州益州的三分天下的战略构想 。
然时事多变,曹操大军南下,刘备“至宛乃闻之”,遂率众撤退,过襄阳时,亮劝主攻刘琮得荆州,但备不忍,又因刘备不忍弃民快行,结果被曹操精骑追上,大败于当阳长坂 。
危难时刻,孔明出使孙吴,智激并用明晰的分析彻底坚定了孙权抗曹的决心,为促成联吴抗曹之势起了重要的作用 。
当时的孙权虽说有决心抗曹,但仍是有顾虑的,毕竟曹操的确势大,而“诸议者皆望风畏惧,多劝权迎之 。惟瑜、肃执拒之仪”,所以在亮的智激和明晰的说服下,才会“大悦”而随即派兵抗曹 。
对于刘备一方来说则更是福音,毕竟此时刚刚大败不久,如果不能联合东吴,则必亡无疑,而孙吴能否联手这个败弱的同盟军,外交便是关键 。
诸葛亮用自己机智的外交头脑,不仅实现了计划的战略构想,更实现了孙刘两家的双赢局面 。当然,其间也不能忽视鲁肃的作用,要没有鲁肃,亮也不会有如此大的发挥机会和空间 。
三国诸葛亮的人物简介 诸葛亮人物形象介绍

文章插图
二、历史功绩平定南蛮叛乱公元223年,南中豪强利用秦汉以来就长期积累的民族矛盾,发动武装叛乱,益州郡雍闿杀太守正昂,又缚送继任太守张裔到东吴,换取孙权的支持,孙权便任命雍闿为永昌太守,互为声援 。
雍闿又诱永昌郡人孟获,使之煽动各族群众叛蜀 。接着,叟族首领高定元,牂牁郡朱褒等人也相继响应叛乱 。
此时,蜀正处于因夷陵惨败而元气大伤之际,刘备刚亡且后主即位不久,政权不稳,加上孙吴、曹魏威胁在外,可谓内忧外患 。
面对如此险恶形势,诸葛亮临危不乱,并没有仓促起兵,而是暂时抚而不讨,并命令各地闭关严守,同时整顿内政,改革官职修订法制 。
同时派遣能言善辩的邓芝赴吴,说以利害,重修了孙刘联盟,从而孤立了叛乱分子 。通过这一系列的举措,使蜀汉获得了宝贵的喘息时间,稳定了形势,夺回了战略主动权 。
三国诸葛亮的人物简介 诸葛亮人物形象介绍

文章插图
公元225年春,诸葛亮亲率大军南下平叛,临行时采纳马谡“攻心为上”的策略 。
大军分三路:东路以马忠为牂牁太守攻朱褒,中路李恢进军益州,西路为诸葛亮亲率的主力攻高定元,由于战前准备充分,所以进展顺利,高定元、朱褒很快被消灭,李恢虽一度被围于昆明,但他先造撤军假象麻痹敌军,后突然出击大破了叛军 。
5月,蜀军主力冒酷暑逼近益州郡,此时,叛军内发生内讧,雍闿被高定元的部下杀掉,结果,当地彝族首领孟获继续统领雍闿余部对抗蜀军 。
诸葛亮针对孟获是当地少数民族有声望号召力的特点,下令只许生擒不许伤害的策略,在多次纵擒后,终于让其心服,不再叛乱 。至此,平叛之征由春天出兵,到秋天即宣告成功 。
之后,诸葛亮继续实行攻心政策,先是撤军,同时尽量任用当地有影响的人当官(李恢、王伉等人为诸郡守,孟获为御史中丞等等),从而大大缓解了与当地少数民族的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