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鲁迅先生曾评价司马迁的《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但我更相信也有很多人根本不理解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只是单纯地认为这是鲁迅先生对这部史学著作的赞美 。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作品是 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的是】比如,这句话出自鲁迅先生的哪部作品?鲁迅先生又为何用诗歌体的《离骚》来和散文体的《史记》对比,两者有何相似之处?
如果弄清了这些问题,就会发现鲁迅先生的这句评价并不是随口称赞,其背后有着很深的文化底蕴 。
文章插图
“史家之绝唱”:打破了史学记录的传统规范关于鲁迅的这个评价,其实如今很多人都在断章取义,忽略了前后文,将其认定为鲁迅对《史记》的高度认可 。但实际上,这句话的前后各有一部分内容,需要完整地来看 。
这句话出自《汉文学史纲要》,原文是这么说的:
虽背《春秋》之义,固不失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矣 。惟不拘于史法,不囿于字句,发于情,肆于心而为文 。
这里很明显能看出,鲁迅所说的“史家之绝唱”并不是说《史记》的史学价值,而是说《史记》在记录史事的时候有所创新,前人所未有,后世也罕见 。
文章插图
司马迁早年有过游学天下的经历,搜集到了很多风俗、传闻以及一些较为隐秘的史事 。比如“荆轲刺秦”的真实场景,就是他根据当事人侍医夏无且对别人的口述来描绘的 。
而这些经历是他为之后“子承父业”做的准备,其生活的年代里汉承秦制的现象依旧严重,受此影响一般史官是家族传承的官职,司马迁的父亲是史官,所以司马迁以后的仕途注定也会是“太史令” 。
史官记录史事是有一定规范的,比如《春秋》就是典型的史书,各国的《春秋》样貌应该都差不多,以简洁的语言记录下发生的重大事情,真实性是第一位的,史官不能表露明显的态度 。
在这样的规范影响下,孔子也只是以“春秋笔法”来表明自身的喜恶,比如“克”、“弑”等带有贬义性词语的应用 。
文章插图
但《史记》不一样,它打破了,或者说违反了当时史书体例的规定,所以鲁迅才说它“背《春秋》之义” 。他认为《史记》记录历史的方式无视了之前的规范,也没有在字句上进行过多的雕琢,这些都是不合时代的 。
而在《史记》之后的大多数正史里,因为“官修”的性质,在体例、文辞等诸多方面都要比《史记》更为谨慎,也陷入了另一种统一的规范当中,就没有《史记》这样打破传统史学的震撼力 。
也就是说,之前传统史学的规范被《史记》打破了,而《史记》又成为了新的规范,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优质的作品能打破它 。
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所以鲁迅才会给出了“史家之绝唱”的评语 。并非是认为《史记》是所有史书当中最好的,仅是点明了其特殊性而已 。
而“无韵之离骚”的评价,更是和《史记》的史学价值关系不大 。
文章插图
“无韵之离骚”:是对《史记》文学价值的称赞将《史记》和《离骚》相提并论,很明显这是在讲述《史记》的文学价值,和史学没有太大的关系 。
鲁迅认为《史记》的写法是“发于情”和“肆于心”,这个“情”和“心”就是司马迁个人的意愿,充满了主观性 。
所以在读《史记》的时候,读者会很容易被文字所蕴藏的情感所左右,随着司马迁的喜恶而表现出同情或者憎恨 。就像鲁迅举茅坤读这部作品时的感受,读游侠、屈原、贾谊、庄周等等人物的相关事迹,内心的感受是千变万化的 。
这就说明,司马迁所著的这部史学巨作,不仅仅是为了记录历史,更是在阐述其自身对历史的态度,其中所蕴藏的是作者对这些历史的看法和观点,这与之前专注于记录真实性的史书有着极大的不同 。
文章插图
既然要表达观点,那么就需要文辞来修饰,所以从精神内涵上来说,《史记》在很多文字中都充满了怨愤之情,这也是与《离骚》的相同之处 。
在汉代,甚至是更为古老的文学传统中,文学的风格讲究的是温柔敦厚,要怨而不怒,哀而不伤,这是从《诗经》以来奠定的文学基调 。
- 火烧赤壁是谁的计谋 赤壁之战主要是谁的功劳
- 青铜器之乡是陕西的哪里 中国青铜器之乡在陕西的哪个市
- 无极之外复无极也什么意思 无极之外复无极也无极之外还有无极
- 明神宗朱翊钧为什么杀李太后 万历李太后之死
- 揭秘巨蟹座的天作之合
- 电子双缝干涉实验说明了什么 双缝干涉实验里电子在波动性和粒子性之间的转换
- 川岛芳子个人简介 大揭秘川岛芳子生死之谜决定生死
- 乾隆与乌拉那拉氏反目之谜 乾隆为什么对乌拉那拉氏那么绝情-
- 当异性跟你聊私密话题怎么办 异性之间聊隐私话题是什么关系
- 周星驰为什么一夜之间白了头 周星驰为何一夜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