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辛弃疾,看真英雄 马作的卢飞快( 二 )


“了却君王天下事 , 赢得生前身的名” , 写出了将士们的理想 。从主帅到将士 , 个个都充满了爱国情怀 。辛弃疾和将士们要为君王、为国家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 , 个人也同时赢得生前和身后的名声荣誉 。古人重视人生价值的不朽 , 立德、立言、立功 , 就可以不朽 。立功 , 也是辛弃疾年少时候就树立的理想 。
“可怜白发生” , 一下子从过去、从梦境中又回到现实 。这首词从“醉里”开始写 , 写眼前景、现实景 , 再用“梦回”转到梦境的描述 。辛弃疾的词 , 包括苏轼在内 , 如“遥想公瑾当年 , 小乔初嫁了”之类 , 从眼前到过去、从现实到梦境的转换 , 都有明确的提示 。最后这一句“可怜白发生” , 又重回现实 。理想是美好的 , 现实是残酷的 。当年沙场秋点兵的英雄 , 如今却成了无所事事、只能手挥宝剑空舞的白发老人 。
辛弃疾词的结构也是急剧变化 。词的结构 , 一般是上下两片对称 , 上片写景 , 下片写情 。过片 , 也就是下片的第一句 , 词意往往要转折 。而辛弃疾这首词直到最后这一句才急转 , 显示出作者内心激烈的不平 。这首词的结构 , 从对称式变为倾斜式 , 也是一大特点 。
与以前的词相比 , 这首词写的是英雄情怀 。以前很少有人在词中表达过心怀天下的英雄情结 。另外 , 之前的词大多是写比较柔美的场景 , 而这首词写的是战争场面 , 而且是真实的、现实的战争场面 , 又用了一系列军事意象 , 是一首典型的英雄词 。

读辛弃疾,看真英雄 马作的卢飞快

文章插图
【读辛弃疾,看真英雄 马作的卢飞快】此外 , 我们通过一首辛弃疾写中秋的词 , 看看英雄笔下的中秋跟文士苏轼笔下的中秋有什么不同 。淳熙元年(公元1174年)的中秋之夜 , 辛弃疾在今天的南京为朋友吕叔潜写过一首《太常引》 , 词题是《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原词是:
一轮秋影转金波 。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 , 被白发、欺人奈何 。
乘风好去 , 长空万里 , 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 。人道是、清光更多 。
第一句“一轮秋影转金波”直接点题 。金波指月亮 , 全句说月亮在澄静的秋日天空中转出一轮一轮的圆影 。接着“飞镜又重磨” , 把月亮比作飞镜 , 也很常见 , 但辛弃疾这句词的新意体现在哪儿呢?体现在富有动作感 。
他不直接写中秋月的圆而亮 , 而是说这像镜子一样的圆月亮 , 拿来磨了又磨 , 才会这么亮 。这既写出动作感、新奇感 , 又切合词题中的中秋夜月 。写诗词 , 首先要切题 。题目说“中秋夜” , 词作就要紧扣中夜月来写 , 写出中秋月亮的特色 , 而不是普泛化的写月亮 , 不能写成什么时候都可以看到的月亮 。
辛弃疾举起酒 , “把酒问姮娥” 。辛弃疾不是追求长生不老 , 而是表达一种时光的焦虑 。这年他才三十五岁 , 年纪轻轻 , 就已经有了白头发 。说愁苦而使头发白 , 李白早有名句“白发三千丈 , 缘愁似个长” , 杜甫则是说“白头搔更短 , 浑欲不胜簪” 。一个是极度夸张 , 一个是极度写实 , 从这里头可以看出李杜两人性格的差异、表现手法的差异 。辛弃疾是说白发欺负人 , 无可奈何之中 , 也别有情趣 。
中秋词 , 如果仅仅写到这里 , 那只是想象新奇、构思巧妙而已 , 体现不出英雄本色 。果然 , 过片一转 , “乘风好去 , 长空万里 , 直下看山河” 。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词是说“我欲乘风归去 , 又恐琼楼玉宇 , 高处不胜寒” 。辛弃疾则是乘着飞船到月亮 , 深情地俯看大地 。壮丽的大好河山 , 如今分裂 , 一半被别人占领 。这就写出英雄的情怀 , 也写出了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