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学》情感陶冶法

(一)情感陶冶法的内涵
情感陶冶法是指班主任通过自觉地利用环境、气氛、作风以及自身教育因素对中学生进行潜移默化,使其耳濡目染、心灵受到感化,以达到班主任工作目标的方法 。
情感陶冶法具有两个重要特点 。其一,它体现了班主任对中学生无私的、真诚的爱以及对中学生的理解、尊重、关怀和信任,在整个中学阶段,班主任的这种“爱”、“理解”、“尊重”、“关怀”和“信任”是其工作取得成效的基础,是开启中学生心扉的钥匙,也是班主任与中学生心理相容的结合点 。其二,陶冶教育法是渐进的,而不是立竿见影的;但是它一经发生作用 , 成为心理定势稳定下来,就不易发生改变,而成为深刻而持久的人格特征 。陶冶教育法把中学生置于一定的活动情境中,这种情境必须具体、生动、形象、直观,而且要象“磁石”一样强烈的吸引着中学生 。这种情境从表面看是“无求的”、“自发的”,而实际上是经过班主任精心设计安排的,使中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在有意识和无意识地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经过较长时间的熏陶,渐渐地达到陶情冶性的目的 。
(二)情感陶冶法的方式
情感陶冶法常用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
1.师爱 。爱是教育的润滑剂,班主任对中学生的爱是完成班主任工作目标的前提和保证 。但是师爱比之寻常人之所爱具有显著的不同 。
①师爱是理智与情感的统一,既体现出对中学生的尊重和爱护,也贯穿在对中学生的严格要求 。这就要求中学班主任在处理班级工作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在尊重、信任中学生的基础上 ,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言而有格 , 使之不断进步;另一方面,要严而有恒,使中学生体会到班主任为教育好他们所表现出来的不可动摇的信念的决心,只要是合理正当的要求,就应该让学生坚定不移地去执行 。
②师爱是公平和客观的 。这就要求班主任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 。既要爱听话的、优秀的中学生,更要以满腔热忱去爱“失群的孤雁”和“丑小鸭” 。
③师爱是通过具体的行动表现出来的 。班主任要注意让师爱落实到实处,爱到根本上 。
2.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班主任藉以教育中学生的不容轻视的有效途径 。因为“对周围环境的灵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变得高尚文雅,富有同情心,憎恶丑行” 。校园中社会人文环境包括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和语言环境等,这些因素直接作用于中学生,对班主任工作目标的实现具有很强的干扰或促进作用 。
校园文化以外显或内隐的行为模式潜在地影响着中学生的精神世界、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其发挥作用的主要特点如下 。
①规范性 。校园文化具有“软”约束功能,尤其是体现其整体特征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标准 , 无形中规范着群体中每个成员的行为 , 起着导向、制约、评价和教育的作用 。
②非强制性 , 校园文化的约束功能通常以内隐方式表现出来,因此 , 它对中学生的规范是非强制性的 。如校园中的人际关系和物理环境等对中学生的影响,既不是硬性灌输,也不靠规章制度、校纪校规的强迫约束,而是于潜移默化之中,感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 。
③持久性,校园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对于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可塑性很大的中学生,将会产生持久而深远的影响 , 在他们的人生道路上打下深刻的烙印 。
3.艺术陶冶 。艺术包括音乐、美术、舞蹈、雕塑、诗歌、文学、影视等 。它来自生活、高于生活 , 形象概括、寓意深厚,不仅给中学生以美感,而且可以熏陶他们的性情 。艺术陶冶既是一种生动有效的教育手段,也是班主任不可缺少的工作方法,班主任通过带领中学生参加各种健康、高雅的艺术活动等 , 可使中学生在身临其境、耳濡目染中受到美的陶冶,养成正确的审美观点,健康的思想情感、愉快开朗的性格,而且这种教育情真意切、印象深刻 , 经久不衰 。
(三)运用情感陶冶法的要求
情感陶冶法因其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等“无言”、“无形”的特点 , 包含着十分复杂和精微的因素,因而对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1.班主任要提高感召力 。情感陶冶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班主任以自己的品德与情感为情境对中学生进行陶冶 。在这里,班主任不是通过说理和要求教育学生,而是以自己的高尚情操、人格、对中学生的深切期望和真诚的爱来触动和感化他们 , 经验表明:班主任的威望愈高、对中学生的关怀和爱越真挚,他对中学生感召的力量就越大 。因此,班主任必须加强品德修养、恪守教师道德、以身作则,使中学生在班主任经常、恒定的身教中得到熏陶和教育 。
2.要为中学生创设良好的班级环境 。良好的情境是陶冶的条件和工具 。要有效地陶冶学生、行不言之教 , 一个班主任应千方百计地创设一个良好的班级环境 。这种环境包括:美观、朴实、整洁的学习与生活环境,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尊师爱生、民主而有纪律的班风、校风 。为此,班主任一方面要善于按照其工作目标,运用教育艺术与机智,精心设计教育情境对中学生施以熏陶和感染;另一方面,要努力改变和消除对中学生可能产生不良影响的各种情境,对情境的不良因素要善于控制、引导,提高中学生的识别和抵制能力 。
3.要与说服教育相结合 。情境教育与说服教育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 。有效地发挥情境的陶冶作用,不能只让情境自发地影响中学生,班主任需配合以启发、说服,引导中学生注意学习与生活情境的美好和温暖,并习惯和喜爱这种良好的情境,自觉地吸取情境的有益影响,从而在自己的身上培养起相应的良好品德和作风 。
《中学教育学》心育目标教学原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由于各个历史时期教育目标的要求、性质不同,以及随着教育科学的发展 , 人们对教学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教学实践不断发展,教学原则也是变化发展的 。
我国古代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 , 如孔子提到的教学要求就有:“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不愤不启 , 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 。又如我国古代《学记》曾提出过:“教学相长”、“豫”、“时”、“孙”、“摩”、“开而弗达”、“长善救失”、“藏息相辅”等 。唐代韩愈提出过“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弟子不必不如师 , 师不必贤于弟子”等有关学业上师生关系的见解 。南宋朱熹总结了“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的读书法 。尽管这些仅是教育学萌芽时期的思想,但却是宝贵的教学原理,具有教学原则的意义 , 至今仍有借鉴作用 。
到独立形态的教育学形成,夸美纽斯正式提出了教学原则,反映了正在兴起的资本主义的一些民主要求和进步思想; 。基于“遵循自然”的思想,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里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 。此后许多教育家开始了对教学原则的探索 。德国资产阶级民主教育家第斯多惠接受了卢梭、裴斯泰洛齐的影响 , 把“遵循自然”放在首位,同时也重视社会文化因素在教育学中的地位,补充了“遵循文化”的要求 。基于这样的思想,在其著作《德国教师培养指南》中总结了三十三条教学规律和原则,形成了完整的教学原则体系,该体系共分四个方面:
·有关学生、有关教学主体的教学规则,13条;
·有关教材、教学客体的教学规则,12条;
·适应外在条件、时间、地点、情况等等的教学规则3条;
·有关教师的教学规则,5条 。
马克思主义为科学教育学发展奠定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 。40年代苏联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1948)对我国建国初期影响很大 , 该书提出了五条教学原则,即“直观性”、“自觉性与积极性”、“巩固性”、“系统性”、“可接受性” 。在1956年的版本中又增加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教师对班级进行集体工作的条件下 , 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两条原则 。1950—1951年《苏维埃教育学》杂志就教学原则展开了讨论,认为传统的教学原则没有共同出发点,名目繁多,彼此孤立,没有层次,不分主次,不成体系 , 并总结出了十条原则,基本上概括了当时苏联学者提到的各项原则,如教学的教育性、对学生的个别指导等 。50年代后期至70年代中期 , 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实验研究在促进学生一般发展的思想指导下提出了五条教学原则 。1979年巴班斯基在系统论指导下进行了教学过程化的研究,对应教学规律提出了十条教学原则 。斯卡特金等现代教学论专家认为教学的本质是传授社会经验而不是单纯传授知识,从教养、教育、发展的教学功能出发提出了具有现代特色在最近的十余年来,我国教育理论界对教学原则问题也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王策三的《教学论稿》(1985)对教学原则及其研究方法问题作了专门论述 。并在相当程度上概括了国内学者多数人公认的基本原则 。
心理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心理素质 , 提高心理机能,从而促进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发展,包括心理科学知识教育、兴趣教育、能力教育、情感教育、意志锻炼、性格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以及其他各种心理指导、心理咨询、心理训练等,这些并非其他各育的实施完全能代替的 。尽管心理教育的含义至今还没有比较统一的认识 , 但已经引起当代社会的重视,在美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以及委内瑞拉等发展中国家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 。近几年来,我国不少中小学已开始实施提高智力、创造力教育、生活技能教育,以及其他各种心理训练 。虽然它没有被看作独立的教育活动 , 但心理教育(简称心育)问题日益为人们所重视 。
心育的根本任务是指导受教育者学习一定的心理学知识,通过一定的心理训练,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机能 , 维护心理健康 。有关心育的智力目标,在智育部分已有说明 , 这里根据我们对中学生心理特点和现状的了解,有针对性地提出若干设想 。
(一)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
1.掌握认知活动的初步知识 。
2.培养、激发深刻、稳定的学习动机,增强学习责任感、义务感;热爱科学,喜欢学习 , 养成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 。
3.知道自己的注意、记忆、思维等特点 , 合理地组织智力活动,学会科学用脑,提高学习效率 , 学习多种学习方法 ,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
4.根据对学习过程的理解 , 指导自己完成学习任务 , 明确具体学习目标,关心达标情况,能监视、控制自己的学习活动 。
5.注重自身潜能的发挥,确立终身学习的自主意识 。
(二)积极的情感品质
培养高尚的情操,发展理智感、道德感、美感 。具有愉快、平稳的主导心境 。能体验他人情感,具有共感性,有为他人、为大家服务的义务感、光荣感、愉快感 。发展自觉调节、控制自己情感的能力 。
【《中学教育学》情感陶冶法】
(三)健康的性心理
了解性生理、性心理与性人格关系;了解友谊、爱情、家庭关系;增强道德感、责任感 。自尊、自重 , 善于和异性正常交往,用理智支配、指导自己的情感 。
(四)良好的人际关系
1.自觉地评价别人和自己的个性品质 。客观地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别人;真诚、坦率、热情、礼貌、宽厚 。
2.关心亲人、老师、朋友、集体,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 。善解人意,主动交往,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热心为集体服务 。
(五)培养健全的性格
自尊、自强、积极向上 , 乐观开朗,具有主动性、积极性、自觉性、坚持性、果断性、自制力,开拓、创造等良好性格的情绪特征、意志特征、理智特征 。
(六)耐挫能力
懂得维护心理健康,提高社会适应水平 。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具有较强的承受力,能经受挫折的磨练 , 勇敢、坚强,百折不挠 。
心理教育目标问题 , 在国家教委颁发的《中学德育大纲(试行稿)》中有所反映 。大纲在规定德育目标时,包括了心理素质的培养要求:“中学德育目标包括思想、政治、道德品质、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等方面 。”在心理素质和能力培养上 , 大纲提出的目标是“具有诚实正直,自尊自强,勤劳勇敢,开拓进取等品质和一定的道德判断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 。其中对初中生的基本要求是“养成诚实正直、积极向上、自尊自强的品质 。具有初步的分辨是非的能力” 。对高中生的基本要求是“形成坚毅勇敢,不怕困难,勇于创新的品格 。对不良影响有一定识别能力和抵制能力,并具有一定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 。──这些是我们对中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正式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