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昭伦的献身教育事业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 , 曾昭伦任北京大学教务长兼化学系主任 。根据建国初期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他组织制订了新的教学计划,在德、智、体方面向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古老的北京大学焕发了青春 。为了使刚入学的大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他坚持亲自为化学系一年级学生讲授基础课,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
为团结全国科学工作者,发展新中国的科学教育事业 , 北平解放不久,中国科学社、中华自然科学社、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和东北自然科学研究会等科学团体,联合发起筹备召开中华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 。吴玉章任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曾昭伦和李四光、侯德榜为副主任委员,积极参加了会议的筹备工作 。
1950年8月18日至24日,中华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毛泽东主席接见了会议代表,周恩来总理在会上讲了话 。曾昭伦在闭幕式上做了大会总结报告 。这次会议是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空前团结的盛会,也是我国科学团体新生的大会,曾昭伦为会议的筹备和召开做了许多工作 。在这次会议上 , 原来的四个科学团体自愿宣布解散,重新成立了统一的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简称“科联”)和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简称“科普”) 。李四光当选为全国科联主席 , 侯德榜、曾昭伦、吴有训、陈康白当选为副主席 。
1951年曾昭伦任教育部副部长兼高教司司长 。1953年成立高等教育部后,他便任高教部副部长直到1957年 。在这期间 , 曾昭伦主管全国理工科大学和综合性大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和高教事业的发展,做了大量工作 。他任高教部副部长后,在三年内跑遍了大半个中国的高等学校,到各地召开了很多座谈会,深入了解学校的教学质量、科研情况以及教师和学生的意见、要求等 , 然后提出解决办法,深受各地师生欢迎 。
曾昭伦一贯主张高等学校要教学和科研工作并重 。他认为在高等学校开展科研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1957年3月召开全国政协二届三次会议时,他在会上做的“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发言中指出:“高等学校既是国家培养专门人才的机构,同时又是科学研究的机构,教学和科学研究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为此,他强调在高等学校,一要保证科研经费;二要保证教师的业务时间 。要求大力改善学校的科研和教学条件,切实解决好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问题 。
曾昭伦认为,要提高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必须要提高教材质量和师资质量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 教材和教学方法也要不断更新 。他在实践中努力体现这一教育思想 。为了制订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大纲,他亲自抓典型,经常深入到学校的教师、干部和学生中去 , 了解情况,听取意见,与大家平等的交换意见和看法 。
曾昭伦很重视高等学校人才的选拔和培养 。他兼任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副主任,每年都认真组织审查高考试题 , 并亲自撰写有关高考的指导性文章 。他非常重视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他说:“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包括提高培养学生的政治质量、教学质量和身体健康水平三方面 。”在教学质量方面,他还强调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能力,特别是对那些出类拔萃的学生,要加以重点培养和扶植 。
【曾昭伦的献身教育事业】
在从事教育工作的同时 , 曾昭伦还十分热心我国的科学事业 。1955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并兼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第一任所长和全国高分子委员会主任 。这时他已经兼任20多个职务,他抽出时间并认真做好每一项兼职工作 。例如他经常到科学院化学所主持工作,参加会议 。他善于了解情况和倾听知识分子的意见 , 既注重发挥老科学家的专长,又强调发挥青年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努力为知识分子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 , 为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的创建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做出了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