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写空山非常幽静,“但闻人语响”更是静中而有动,似随手拈来,不着痕迹 , 敏锐的感觉独具匠心 。这首诗是王维后期山水诗的代表作《辋川集》中的一首 。诗中描绘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夕阳返照下的幽静景色 。
首句“空山不见人”直接描写空山的寂寥静谧 。山之所以“空”,是因为杳无人迹 。“不见人”三字,将“空”具体化 。次句“但闻人语响”,以局部的有声反衬整体的寂静 。通常情况下,山中尽管无人,但不会无声 。“但闻”二字将瑟瑟风声、潺潺水声、唧唧虫声、啾啾鸟声统统排除开,只听见偶尔传来的几声“人语响” 。表面上看,这几声“人语响”似乎打破了寂静,其实,一阵人语响过以后,空山又回到了万籁俱寂的境界之中 。
三、四两句“返景入深林 , 复照青苔上”用夕阳返照来反衬深林的幽暗清冷 。按理说 , 要描写幽暗的境界应回避光亮,诗人却偏偏写“返景入深林” 。猛一看,这一抹微弱的斜晖似乎给幽暗的深林带来了一丝光亮,其实恰恰相反 。当“返景”的余晖透过斑驳的树影照在青苔上时 , 那一小块光亮与一大片幽暗所形成的强烈对比,反而使深林的幽暗更加突出 。况且 , 那“返景”不仅微弱,而且短暂,一抹余晖转瞬逝去之后,接踵而来的便是更漫长的幽暗 。
王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酬张少府》) 。《辋川集》中的作品,大多着力描写自然景色的静美境界,前人认为这些诗不谈禅机而深得禅理,读之身世两忘,万念俱绝 。这反映了王维晚年对现实冷漠的消极思想 , 但这些诗“诗中有画”的表现手法却具有不朽的美学价值 。
赏析二
【鹿寨的古诗】
鹿柴,鹿声的木栏 。这个风景区何以如此命名?有人解释说,因为这里山空林密 , 是一个麋鹿出没的地方 。从王维这首小诗看来,这解释也许不是牵强附会的吧 。但诗人所歌咏的,并不是山林间的麋鹿,而是这里静谧幽深的自然环境 。
诗的前两句 , 主要是从音响着眼的:独坐空山密林,终日不见人影,冉冉是无边的寂静 , 只是偶尔有人从林边走过,那喧响的谈话声才将这寂静打破,然而,在一时的喧响过去之后 , 林中的寂静不是越发的深沉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南朝梁人王籍《入若耶溪》诗句),对于这样的情景,古人是早就深有体验的 。
后两句换了一个角度,描写光线:林深树密 , 阳光衡少,待到夕阳西下的时候,才有几道余光斜射进来 , 把地上的青苔照得一片明亮 。正如闪电能显现夜的黑暗一样,这一点点亮光,反而使人更分明地感到这里的昏暗、幽深 。而且,地上长满青苔 , 也是
1、意思是: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 。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 。
2、原文:空山不见人 ,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
3、作者简介: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 , 汉族,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早年信道 , 后期因社会打击彻底禅化 。
- 描写古代男子衣服的句子有哪些?
- 衣服的尺码标准
- 青菜怎么炒好吃
- 海边养殖什么好
- 小豆粥的做法
- 关于勤学博学的诗句
- 适合一个人的加工厂
- 哪些品牌的手机拍照效果比较出色
- 发动机烧机油的症状和处理方法
- 怎么煮糯米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