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前教育的教育目的是什么?

我国的教育目的: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我国的教育目的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
学前教育是学前教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构成学前教育学的科学体系的一部分 。
儿童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基础阶段,又是发展最快的时期,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对幼儿智力及其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
超常儿童的形成、发展 , 无一不与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有关,尤其是智力方面的学前教育 。
学前智育是一个多方面的培养过程 。
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关注也不可小觑 。
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心智发展极不成熟,需要家长及幼师积极的引导 。
现在的孩子很多都是独生子女 , 自我意识很强 , 缺乏对他人的关心,不懂得分享,因此,作为家长和幼师 , 应积极引导孩子学会关心他人、学会分享、乐于分享 。
参考资料:
学前教育 (学术词语)-百度百科
第一节教育目的概述
1.教育目的的定义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教育培养人的质量规格,亦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反映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 。狭义的教育目的一般?国家队培养人才要达到什么样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要求 , 是各级各类学校都必须遵守的总要求 。
教育目的的内容结构为“为谁培养人”和“培养什么样的人” 。其结构层次如下: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
2.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
2018我国的教育方针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
教育方针一般由三部分组成:教育的性质和方向;教育的目的;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和方法 。
联系:一致性 。
区别:(1)教育方针包含了教育目的 , 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核心和基本内容 。
(2)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也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 。
3.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和内容结构
层次结构
(1)国家、社会总要求 。
(2)学校的培养目标 。
(3)课程目标 。
(4)教学目标 。
内容结构
(1)培养什么样的人
(2)为谁培养人
第二节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1.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
社会方面
(1)教育目的要反映生产关系和科技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
(2)教育目的要符合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需要 。
人的方面
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
2.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社会本位论:教育目的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 。
观点:教育目的根据社会需要来决定 , 无关人的潜能和个性需要 。个人的一切发展有赖于社会,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 。教育的最高目的在于使个人成为国家的合格公民,具有起码的政治品格、生产能力、社会生活素质 。教育效果以社会功能的发挥程度来衡量 。
评价:有助于教育与教会的分离 。转移到国家和社会事业上,是很大进步 。
不足:忽视了个体价值 。
个人本位论
教育目的的制定应该依据个人需要 。
观点:教育目的根据个人需要、潜能和个性决定,至于社会的要求则是无关紧要 。充分重视个人的价值个性发展和需要,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 。教育目的在于帮助人们充分实现他们的自然潜能 。教育的效果以人的个性自由发展的程度来衡量 。
评价:
【我国学前教育的教育目的是什么?】
具有革命作用,是对人性的一种解放 。
不足:将自然性与社会性,个性与共性对立起来,个人利益凌驾于社会利益和国家利益之前,毁坏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前提 。
3.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含义
首先 ,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 。
其次,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个人智力和体力的全面发展 。
最后,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先天和后天各种才能、志趣、道德和审美能力的充分发展,即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 。
马克思主义论人全面发展实施的社会条件
(1)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源:人的发展是与社会的发展相一致,工厂手工业分工加剧了工人的片面发展 。
(2)生产力高速发展的大工业社会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
(3)实现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在教育学上的意义 。
(1)确立了科学的人的发展观 。
(2)指明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必然 。
(3)为我国教育目的的制定奠定了理论基础 。
第三节:我国的教育的目的
1.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培养劳动者和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坚持全面发展
培养独立个性
2.我国教育目的的实现
普通中小学的性质与任务
普通中小学教育的组成部分(德智体美综合实践)
全面发展教育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