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菜系的形成与当地自然环境和经济状况有什么关系?

八大菜系之首当推鲁菜 。鲁菜的形成和发展与由山东地区的文化历史、地理环境、经济条件和习俗尚好有关 。山东是我国古文化发祥地之一 。地处黄河下游,气候温和,胶东半岛突出于渤海和黄海之间 。境内山川纵横,河湖交错,沃野千里,物产丰富,交通便利,文化发达 。其粮食产量居全国第三位;蔬菜种类繁多,品质优良,是号称“世界三大菜园”之一 。如胶州大白菜、章邱大葱、苍山大蒜、莱芜生姜都蜚声海内外 。
水果产量居全国之首,仅苹果就占全国总产量40%以上 。猪、羊、禽、蛋等产量也是极为可观 。水产品产量也是全国第三,其中名贵海产品有鱼翅、海参、大对虾、加吉鱼、比目鱼、鲍鱼、天鹅蛋、西施舌、扇贝、红螺、紫菜等驰名中外 。酿造业历史悠久,品种多,质量优,诸如洛口食醋、济南酱油、即墨老酒等 , 都是久负盛名的佳品 。如此丰富的物产,为鲁菜系的发展提供了取之不?。?弥?唤叩脑?献试?。
NO2 八大菜系之粤菜
粤菜系也是我国八大菜系之一 。其形成和发展与广东的地理环境、经济条件和风俗习惯密切相关 。广东地处亚热带,濒临南海,雨量充沛,四季常青 , 物产富饶 。故广东的饮食 , 一向得天独厚 。早在西汉《淮南子·精神篇》中载有粤菜选料的精细和广泛,而且可以想见千余年前的广东人已经对用不同烹调方法烹制不同的异味已游刃有余 。在此以前,唐代诗人韩愈被贬至潮州,在他的诗中描述潮州人食鲎、蛇、蒲鱼、青蛙、章鱼、江瑶柱等数十种异物,感到很不是滋味 。但到南宋时 , 章鱼等海味已是许多地方菜肴的上品佳肴 。在配料和口味方面 , 采用生食的方法 。到后来生食猪牛羊鹿已不多,但生食鱼片,包括生鱼粥等的习惯保留至今 。而将白切鸡以仅熟,大腿骨带微血为准,则于今仍是如此 。将粤菜的刀工精巧,配料讲究相得益彰,口味注意清而不淡诸特点,表现具足 。
粤菜还善于取各家之长 , 为我所用 , 常学常新 。苏菜系中的名菜松鼠鳜鱼,饮誉大江南北,但不能上粤菜宴席 。虽粤人喜食鼠肉 , 但鼠辈之名不登大雅之堂 。粤菜名厨运用娴熟的刀工将鱼改成小菊花型,名为菊花鱼 。如此一改,能一口一块,用筷子及刀*食用都方便、卫生 , 苏菜经过改造,便成了粤菜 。此外,粤菜烹调方法中的泡、扒、烤、川是从北方菜的爆、扒、烤、氽移植而来 。而煎、炸的新法是吸取西菜同类方法改进之后形成的 。但粤菜的移植,并不生搬硬套,乃是结合广东原料广博、质地鲜嫩,人们口味喜欢清鲜常新的特点,加以发展,触类旁通 。如北方菜的扒,通常是将原料调味后,烤至酥烂 , 推芡打明油上碟,称为清扒 。而粤菜的扒,却是将原料煲或蒸至腻,然后推阔芡扒上,表现多为有料扒 。代表作有八珍扒大鸭、鸡丝扒肉脯等 。广东的饮食文化与中原各地一脉相通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历史上曾有多个另立王朝的内地人 。历代王朝派来治粤和被贬的官吏等,都带来北方的饮食文化,其间还有许多官厨高手或将他们的技艺传给当地的同行,或是在市肆上各自设店营生 , 将各地的饮食文化直接介绍给岭南人民,使之成为粤菜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代以后,广州成为中西海路的交通枢纽;唐代外商大多聚集在羊城,商船结队而至 。当时广州地区的经济与内陆各地相比,发展较快.
八大菜系之川菜
川菜系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菜系 , 其发源地是古代的巴国和蜀国 。据《华阳国志》记载,巴国“土植五谷,牲具六畜”,并出产鱼盐和茶蜜;蜀国则“山林泽鱼 , 园囿瓜果,四代节熟,靡不有焉” 。当时巴国和蜀国的调味品已有卤水、岩盐、川椒、“阳朴之姜” 。在战国时期墓地出土文物中 , 已有各种青铜器和陶器食具,川菜的萌芽可见一斑 。川菜系的形成,大致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到三国鼎立之间 。当时四川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逐渐移向成都 。其时,无论烹饪原料的取材,还是调味品的使用,以及刀工、火候的要求和专业烹饪水平,均已初具规模,已有菜系的雏形 。秦惠王和秦始皇先后两次大量移民蜀中,同时也就带来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 , 这对发展生产有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秦代为蜀中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搅撕捍?透?痈皇?。张骞出使西域 , 引进胡瓜、胡豆、胡桃、大豆、大蒜等品种,又增加了川菜的烹饪原料和调料 。西汉时国家统一,官办、私营的商业都比较发达 。以长安为中心的五大商业城市出现 , 其中就有成都 。三国时魏、蜀、吴鼎立,刘备以四川为“蜀都” 。虽然在全国范围内处于分裂状态,但蜀中相对稳定,对于商业,包括饮食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使川菜系在形成初期,便有了坚实的基础.
N4 八大菜系之湘菜
湘菜系即湖南菜,是以湘江流域、洞庭湖地区和湘西山区等地方菜发展而成 。湘江流域的菜以长沙、衡阳、湘潭为中心,是湖南菜的主要代表 。其制作精细,用料广泛,品种繁多,其特色是油多、色浓,讲究实惠 。在品味上注重香酥、酸辣、软嫩 。
湘西菜擅长香酸辣,具有浓郁的山乡风味 。湘菜历史悠久,早在汉朝就已经形成菜系,烹调技艺已有相当高的水平 。在长沙市郊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墓中,不仅发现有鱼、猪、牛等遗骨,而且还有酱、醋以及腌制的果菜遗物 。唐宋以后,由于长沙曾是封建王朝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城市,因而湘菜系发展很快 , 形成了一套以炖、焖、煨、烧、炒、熘、煎、熏、腊等烹饪技术,成为我国著名的地方风味之一 。解放以来,湘菜特色技术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
N5八大菜系之闽菜
闽菜系亦是著名的八大菜系之一,以烹制山珍海味而著称 。在色、香、味、形兼顾的基础上,尤以香、味见长 。其清新、和醇、荤香、不腻的风味特色,在中国饮食文化中独树一帜 。
福建位于我国东南隅,依山傍海,终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如春 。其山区地带林木参天,翠竹遍野,溪流江河纵横交错;沿海地区海岸线漫长,浅海滩辽阔 。地理条件优越,山珍海味富饶,为闽菜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烹饪资源 。这里四处盛产稻米、糖蔗蔬菜、瓜果 , 尤以龙眼、荔枝、柑桔等佳果誉满中外 。山林溪涧有闻名全国的茶叶、香菇、竹笋、莲子、薏苡仁米,以及麂、雉、鹧鸪、河鳗、石鳞等山珍美味;沿海地区则鱼、虾、螺、蚌等海产佳品丰富,常年不绝 。据明代万历年间的统计资料,当时当地的海、水产品计270多种,而现代专家的统计则有750余种 。清代编纂的《福建通志》中有“茶笋山木之饶遍天下”,“鱼盐蜃蛤匹富青齐”的记载 。
【八大菜系的形成与当地自然环境和经济状况有什么关系?】
闽菜系历来以选料精细,刀工严谨,讲究火候、调汤、佐料,和以味取胜而著称 。其烹饪技艺 , 有四个鲜明的特征,一是采用细致入微的片、切、剞等刀法 , 使不同质地的原料,达到入味透彻的效果 。故闽菜的刀工有“剞花如荔,切丝如发 , 片薄如纸”的美誉 。如凉拌菜肴“萝卜蜇” , 将薄薄的海蜇皮,每张分别切成2~3片,复切成极细的丝,再与同样粗细的萝卜丝合并烹制 , 凉后拌上调料上桌 。此菜刀工精湛,海蛰与萝卜丝交融在一起 , 食之脆嫩爽口,兴味盎然 。
N6 八大菜系之浙菜
南菜系以杭州、宁波、绍兴三种地方风味菜为代表,成名较早 。浙菜系的历史也相当悠久 。京师人南下开饭店 , 用北方的烹调方法将南方丰富的原料做得美味可口,“南料北烹”成为浙菜系一大特色 。如过去南方人口味并不偏甜 , 北方人南下后 , 影响南方人口味,菜中也放糖了 。汴京名菜“糖醋黄河鲤鱼”到临安后,以鱼为原料,烹成浙江名菜“西湖醋鱼” 。当时京师的名厨在杭州经营的名菜有“百菜羹”、“五味焙鸡”、“米脯风鳗”、“酒蒸鲥鱼”等几百种,后来又出现了“南肉” 。
浙菜系与众不同的是因时因地而异 。如杭州是全国著名风景区,宋室南渡后,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游览杭州风景者日益增多,饮食业应运而生 。其制作精细,变化多样,并喜欢以风景名胜来命名菜肴 , 烹调方法以爆、炒、烩、炸为主,清鲜爽脆 。宁波地处沿海,特点是“咸鲜合一”,口味“咸、鲜、臭”,以蒸、红烧、炖制海鲜见长,讲求鲜嫩软滑 , 注重大汤大水,保持原汁原味 。绍兴菜擅长烹饪河鲜、家禽 , 入口香酥绵糯,富有乡村风味 。主要名菜有“西湖醋鱼”、“东坡肉”、“赛蟹羹”、“家乡南肉”、“干炸响铃”、“荷叶粉蒸肉”、“西湖莼菜汤”、“龙井虾仁”、“杭州煨鸡”、“虎跑素火煺”、“干菜焖肉”、“蛤蜊黄鱼羹”等数百种 。
N7 八大菜系之苏菜苏菜系即江苏地方风味菜 。江苏是名厨荟萃的地方 。我国第一位典籍留名的职业厨师和第一座以厨师姓氏命名的城市均在这里 。制作野鸡羹供帝尧食用,被封为大彭国 , 亦即今天的徐州,故名彭铿,又名彭祖 。夏禹时代,“淮夷贡鱼”,淮白鱼直至明清均系贡品 。“菜美之者 , 具区之菁”,商汤时期的太湖佳蔬韭菜花已登大雅之堂 。春秋时齐国的易牙曾在徐州传艺 , 由他创制的“鱼腹藏羊肉”千古流传,是为“鲜”字之本 。专诸为刺吴王,在太湖向大和公学“全鱼灸”,其中之一就是现在苏州松鹤楼的“松鼠鳜鱼” 。汉代淮南王刘安在八公山上发明了豆腐 , 首先在苏、皖地区流传 。汉武帝逐夷民至海边,发现渔民所嗜“鱼肠”滋味甚美,南宋时期的明帝也酷嗜此食 。其实“鱼肠”就是乌贼鱼的卵巢精白 。名医华佗在江苏行医时,与其江苏弟子吴晋均提倡“火化”熟食 , 即食物疗法 。梁武帝萧衍信佛,提倡素食 , 以面筋为肴 。晋人葛洪有“五芝”之说,对江苏食用菌影响颇大 。南宋时吴僧赞宁作《笋谱》,总结食笋的经验 。豆腐、面筋、笋、蕈号称素菜的“四大金刚” 。这些美食的发源都与江苏有关 。南北朝时南京“天厨”能用一个瓜做出几十种菜 , 一种菜又能做出几十种风味来 。此外 , 腌制咸蛋、酱制黄瓜 , 在1500年前就已载入典籍 。
N8 八大菜系之徽菜
徽菜系由安徽省的沿江菜、沿淮菜和徽州地方菜构成 。沿江菜以芜湖、安庆的地方菜为代表,以后传到合肥地区 , 以烹调河鲜、家禽见长 。沿淮菜以蚌埠、宿县、阜阳等地方风味菜肴构成 。
皖南的徽州菜是徽菜系的主要代表,起源于黄山麓下的歙县,即古代的徽州 。后因新安江畔的屯溪小镇成为“祁红”、“屯绿”等名茶和徽墨、歙砚等土特产品的集散中心,商业兴旺,饮食业发达 , 徽菜的重点逐渐转移到屯溪,在这里得到进一步发展 。宋高宗曾问歙味于学士汪藻,汪藻举梅圣俞诗对答“雪天牛尾狸,沙地马蹄鳖” 。牛尾狸即果子狸,又名白额 。徽菜系在烹调技艺上擅长烧、炖、蒸 , 而爆、炒菜较少 , 重油、重色、重火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