糍粑应该怎么做?

糍粑是南方地区的传统手工特色小吃,由糯米蒸熟后捣烂制作而成,流行于贵州、四川、重庆、湖南、广东和广西等地区。
虽然南方不少地区有做糍粑
的习俗,但糍粑的做法以及食用方法也略有不同 。就以我们广西来说吧 , 每年春节前后 , 一些地方都有打糍粑过年食用或赠送亲友的习俗 。今年春节前(农历十二月二十九)
,在我先生的老家——广西忻城县,我们家跟邻居家一起合伙打了70斤糯米糍粑(他家30斤,我们家40斤),以下就是我们今年春节做糍粑的具体过程 。1.
精选40斤饱满的大颗粒糯米(我们广西有小糯米和大糯米之分),用清水淘米一遍 。2.淘干净的糯米
分两桶装 。3.再放约40度的热水没过糯米(不能放温度过高或过低的热水浸泡 , 以免影响糯米浸泡的质量),浸泡10~12小时,直至糯米完全吸收水分,颗粒显得饱胀而圆润 。我们是头一天晚上浸泡,第二天早上就捞起糯米,沥干水分备用 。4.
把蒸锅放在大铁锅中 , 然后把已经沥干水分的糯米放入蒸锅中 。5.
用一根干净的小棍子,在糯米里戳十多下作气孔,每一下都要戳到锅底 , 再把蒸锅盖盖好 。然后在大铁锅中倒入适量水 。6.大火烧约一小时,直至糯米完全蒸熟成糯米饭 。7.
把蒸熟的糯米饭 , 舀五~六斤放入专门舂糍粑用的石舂碓中捣烂 。40斤糯米饭大约需分七八次捣烂 。8.三五个青壮年各自手持一根芦竹,不停地捣舂石碓里的糯米饭 。其实,以前老家打糍粑是
用大木槌捣舂糯米饭的,但是近几年老家人才发现用木槌特别费力费劲,而且还不容易捣到石碓底,也不易使糯米饭受力捣烂 。而用芦竹却不怎么费劲,很轻松就把糯米饭捣烂成泥状了 。9.
把糯米饭捣烂成泥状,没有丝毫颗粒后,即可用芦竹卷起放入准备好的大盆中 。10.
女人们赶紧把少许鸡蛋黄抹在双手掌上(事先准备一个煮熟的鸡蛋,取鸡蛋黄与适量花生油搅拌好) , 握住粘在芦竹上的糯米饭泥拽下来,再用力把糯米泥揉搓成柔韧而富有弹性的团状 。11.
然后把揉搓过的糯米泥从拇指和食指间用力挤出来 , 挤出一个个圆圆的球状 。12.再把球状的糯米泥放在手掌心或盆子里,压捏成大小相似的圆形饼状,即成了糯米糍粑 。糍粑口感软糯、细腻、柔韧,而且弹性十足,非常有嚼头 。13.
做好的糯米糍粑可以立即吃了,但是想长时间保存的话,还要经过晾干等工序 。一般做糍粑前,要事先准备好几张干净的布匹,铺在干净的水泥地上或者宽敞平整处,甚至有的铺在床上 。14.把做好的
糍粑摆放在布匹上晾干水分,期间必须间隔几分钟把糍粑反复翻面,使其不因粘黏而影响形状,且不断翻面还可使糍粑两面更具光滑平整,晾干后不易裂开 。15.
晾2~3天后,如果糍粑已经干硬,即可放入冰箱强冻层保存起来,保存两三个月对其口感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16.
不过,以前没有冰箱,晾干的糍粑就只能浸泡在清水中 , 但是每天必须换一次干净的清水 。在气温10℃左右的天气 , 泡水糍粑也可以保质一个月 。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老辈人的传统保质方法,拿回城里的糍粑我就浸泡在清水中(如上同) 。糍粑晾干后的吃法有很多种,可以用油煎、油炸、煮糖水、用炭火或电取暖器烤,或放微波炉加热 。烤熟或加热好的糍粑 , 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搭配馅料食用,比如包酸菜馅、白糖、花生芝麻馅、蜂蜜等等 。
我家是豫南大别山地区的,关于糍粑我一直有个疑问,那就是糍粑跟年糕的区别到底在哪 , 我的认知里它们是同一物种 , 但我朋友非说是两种食物 。
很多人都说糍粑是南方过年必备的一种米制品 , 这大概跟南方盛产水稻有关吧 。记得小时候我家做糍粑都是在过小年前做好,那是靠人力捶打成型的,等冷却变硬后切块放入冷水里浸泡 , 一星期换一次水,一直可以吃到来年四五月份,现在都是买超市里机器做的,东西还是那个东西,味道口感却已经不相同 。
糍粑应该怎么做? 两个方面说吧,一方面是糍粑怎么做出来 , 另一方面是做好的糍粑怎么吃 。
其实做糍粑的糯米没有那么多讲究,无论是新收的还是陈年保留的都可以拿来做糍粑,那些说糯米最好是颗粒饱满的,晶莹剔透的,我真的觉得呵呵 。做糍粑需要五个步骤,洗米,淘米,蒸米,打米 , 切块 。
酸甜苦辣 , 人生的四种滋味也可以用到食物的滋味里,甚至还可以衍生出很多其他的味道,如麻辣,酸辣等等 。我老家做糍粑的方法以 煎,炸 , 煮这三种居多。
煎。煎糍粑分为 咸和白 两种,咸就是放盐放油煎至两面有焦**或者黑糊色 , 可以说是菜饭一体的一种吃法;白就是既不放盐也不放油,煎熟后跟稀饭一起配着各种蔬菜吃,这种吃法是把糍粑当做干饭,因为只吃稀饭是不管饱的 。
炸。炸糍粑这个口味就要看个人喜好了,吃甜的放糖,吃咸的用菜,吃辣的放酱,刺激的放芥末等等 , 一块糍粑一分为二,放入油锅里炸的表皮金黄并且有鼓泡,捞起稍微凉一下就可以按照口味来了 。
煮。煮糍粑也分为两种口味 ,  咸煮和甜煮。咸煮我们是跟面条一起煮,这也是我们最长做的一种,水开下入面条再放入两块糍粑,最后放配菜和各种调味料,一熟全熟;甜煮就是酒酿糍粑荷包蛋了,米酒+糍粑+鸡蛋+白糖,这是过年走亲戚吃的最多的 , 是我们这边待客必做的一种糍粑吃法 。
其他。糍粑的其他吃法就是糍粑泡和烤糍粑了,糍粑泡的做法跟炸爆米花的做法类似,做好的糍粑泡有一股淡淡的甜味 , 可以当做小零食食用;烤糍粑可以在吃烧烤的时候食用 。
首先,糍粑是糯米做的不是糯米粉做的,挑选精制糯米,要选择颗粒饱满,透亮的糯米,那样的糯米口感好 。
把糯米米浸泡24小时以上,让它发涨,滤干水份,放在锅里蒸熟 。然后找一个硬一点的器具把糯米捣烂,烂成胶状 , 在农村原来有种东西是专门用来捣烂糯米的,现在很少见了 , 一般用粉碎机了 。
在干净的容器上洒些糯米粉,将捣烂的糯米进行揉搓,做成长方形或饼状,置通风干燥处阴干 。阴干后可浸泡在水中,可以保存很长时间 。
还可以把捣烂的糍粑趁热压成大的饼状,就要在冷却后不久,用锋利的菜刀将大圆饼切成长条状 。注意未完全冷却切时粘刀,冷却太久过于坚硬,一定要掌握时候 。假如在冬季,晚上压圆饼,第二天就可以切了 。
糍粑有很多种吃法,可油煎,可水煮,可火烤,可以同甜酒一起煮沸加糖 。但是老人和小孩吃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 一次不要吃太多,因为糯米吃多了不容易消化,有可能造成积食 。
糍粑是我们湖北的一种传统 美食  , 以前是纯手工的,制作起来比较麻烦,现在很多是机器制作的,我们这边超市都有卖的,还是很受欢迎 。可以放火炉上烤 , 可以煎 , 也可以油炸,切成小块煮米酒更好吃 。
回忆小时候的小吃非常回味
【糍粑应该怎么做?】
正宗糍粑的做法
糍粑,属汉族小吃 , 是用糯米蒸熟捣烂后所制成的一种食品,流行于中国的一些南方地区 。不同地方,还出现了不同的糍粑风俗,如湖南打糍粑风俗 。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了正宗糍粑的做法,希望喜欢!
一、简介与菜品特色
糍粑(拼音:cí bā 英文名:cooked glutinous rice pounded into paste;glutinous rice cake)用糯米蒸熟捣烂后所制成的一种食品 。糍粑是用熟糯米饭放到石槽里用石锤或者芦竹(因地方差异,有的也用竹来代替)捣成泥状制作而成,一般此类型的食物都可以叫做糍粑 。系南方各族小吃,是中国南方一些地区流行的美食 。
糍粑 , 是南北方各族的小吃,流行于中国南北方地区:贵州、重庆、四川、江西、湖南、福建、湖北、广西、陕西等省市都有,又以江西九江、福建武夷山地区最为盛行,其中又以广西梧州的.做法最为特别 。安徽南部也有,主要是在重阳节的时候,作为节日食品供客人品尝 。糍粑[1] 是以糯米、土豆为主料 , 清浸泡后搁蒸笼里蒸熟,再迅速放在石舀里舂至绵软柔韧,趁热将饭泥制作成可大可小的团状,搁芝麻炒香磨粉拌白砂糖(或是黄豆炒香磨粉拌白砂糖)的盘里滚动,即可取食 。口感香甜 。现街头商贩多用脚踩三轮车叫卖,饭泥用保温性能好的特制铁桶装放,摇动把手,饭泥从圆孔钻出 。大凡有喜事,当地人都要做红糖拌糍粑招待客人,以表吉利 。
二、做法
糯米具体做法 :糯米浸泡一天以上,滤干水,置木甑里蒸熟 。尔后倒入石臼舂烂至胶状,在干净的器皿上洒些糯米粉,将舂烂的糯米加馅置其上揉搓,捏成小团或饼状,还可以用特制的模具印成各种图案 , 置通风干燥处阴干 。阴干后可浸泡在水中,能长时期保存 。如果将舂烂至胶状的糍粑趁热压成大的圆饼,就要在冷却后不久,用锋利的菜刀将大圆饼切成小块(2cm*6cm*10cm左右) 。因为未完全冷却切时粘刀 , 冷却太久过于坚硬,切时就很费力 。如在寒冷的冬天,晚上压圆饼 , 第二天早晨就可以切了 。食用方法很多 , 可油煎,可水煮,可火烤 , 可以同甜酒一起煮沸加糖 。
土豆具体做法 :土豆刮皮,清洗干净后,用蒸笼大火蒸煮熟烂后,放置阴凉通风处让其余温和水蒸气散发后,再快速倒入特制的石槽里,人工用木质的锤子捣至细腻均匀,有很多气泡产生,最后用铲子盛到盆里,依据不同地区的饮食口味可放入白糖,芝麻(南方),陕西陕南一些地方会勾兑浇洒一些汤汁(北方) , 口味爽滑,细腻 , 相对于糯米较易消化吸收 , 还可以吸脂减肥,可谓是人间美味 。
三、营养价值与食用禁忌
糯米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维生素B族及淀粉等成分,是适于温补强壮的食品,具有补中益气、暖脾胃的作用 。温和滋补,有补虚、补血、健脾暖胃、止汗等作用 。适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反胃、食欲减少、泄泻和气虚引起的汗虚、气短无力、神经衰弱,肌肉无力,体虚神疲 , 妊娠腹坠胀等症 。糍粑热量高 , 能够给人体补充能量 。糍粑里糖分高,加上本身热量高,含有碳水化合物和脂肪,能提高人体免疫力 。
用糯米与当归、枸杞等制成的酒,也能滋补、健身和治病,经常饮用,具有壮气提神、美容益寿、舒筋活血的功效 。
饮食禁忌:由于糯米不易消化,如果患有胃炎、十二指肠炎、消化道炎等,应该少食 。同时由于是甜食含糖分较多,因此糖尿病人不宜食用 。
四、打糍粑
打糍粑,汉族节日风俗 。流行于中国南方地区 。贵州,重庆,四川,江西,湖南 , 福建,湖北,广西,陕西等省市都有,又以江西吉安、福建武夷山地区最为盛行 。安徽南部也有,主要是在重阳节的时候,作为节日食品供客人品尝 。糍粑是以糯米,土豆为主料,清浸泡后搁蒸笼里蒸熟,再迅速放在石舀里舂至绵软柔韧,趁热将饭泥制作成可大可小的团状,搁芝麻炒香磨粉拌白砂糖(或是黄豆炒香磨粉拌白砂糖)的盘里滚动,即可取食 。口感香甜 。现街头商贩多用脚踩三轮车叫卖,饭泥用保温性能好的特制铁桶装放,摇动把手,饭泥从圆孔钻出 。大凡有喜事,当地人都要做红糖拌糍粑招待客人 , 以表吉利 。
土家人
土家族人普遍流行着一种过年“打粑粑”的习俗 。土家人素有“二十八,打粑粑”的说法 。每逢春节来临,农历腊月二十八,家家都要打糯米糍粑,所谓打糯米糍粑,据当地乡土志书记载:“系糯米饭就石槽中杵如泥,压成团形,形如满月 。大者直径约尺5 , 寻常者约4寸许,3至8分厚不等 。”打糯米糍粑是一项劳动强度较大的体力活,一般都是后生男子汉打,两个人对站,先揉后打 , 即使冰雪天也要出一身汗 。做粑粑也很讲究,手粘蜂腊或茶油 , 先出砣,后用手或木板压,要做得玉圆光滑,讲究美观 。[1]
客家人
客家人普遍有吃糍粑的习惯 , 无论平时或年节 。一般是用糯米粉加水煮成糊,然后用手搓成长条,再用刀切或用手摘成一大粒一大粒的糊团,再加白糖(红糖)及花生碎粒混蘸 , 糍粑即成 。但在揭西、五华、陆河、陆丰一带客家山区却另有一种糍粑的制作方法,叫“打糍粑” 。它的制作过程是:先把糯米蒸熟后放在石臼里 , 然后用一根大木棒反复用力往臼里夯,一直要把糯饭捣成糊状为止 。这一过程往往要由几个有力气的人轮流操作 。此后的作法和前一种糍粑的作法一样 。这种制作糍粑太花力气 , 所以叫作“打糍粑” 。但它比前一种糍粑好吃得多,所以人们喜欢“打糍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