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北伐全军覆没:杨秀清决策失误,还是林凤祥指挥不行?( 二 )


再则 , 费时两个月 , 没能在到冬季来临前抵达燕京 , 这对缺乏冬季物资的南方军队而言 , 无疑是致命的 。寒冷的冬季 , 是太平军北伐部队的“劲敌” , 让林凤祥苦不堪言 。
近代史|北伐全军覆没:杨秀清决策失误,还是林凤祥指挥不行?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沿途攻打城市 , 无疑是错误的 , 但更大的错误是撤兵不及时 , 一步步被清军封锁在孤城里 , 最终全军覆没 。北伐军抵达天津郊外时 , 已经是强弩之末 , 此时清朝又成功组建僧格林沁、胜保两大军团 , 围堵北伐军 。如此 , 林凤祥尝试攻击天津后 , 立刻撤退 , 屯驻静海、独流 , 与清军对峙 。
静海、独流并非久留之地 , 太平军补给困难 , 林凤祥又下令撤兵 。但是 , 林凤祥撤兵时犯下巨大错误 , 就是不及时 。林凤祥并未一路南撤 , 而是相继在 阜城、连镇屯驻数个月 , 与清朝打起持久战、消耗战 , 最终被拖垮 。那么 , 林凤祥为何不及时撤兵呢?答案是 , 等待援军 , 然后继续北伐 , 攻入燕京 , 完成北伐使命 。
此时 , 僧格林沁、胜保关系不好 , 闹矛盾很大 , 林凤祥若是不惜代价 , 一路血战南下 , 就算损失惨重 , 也不至于全军覆没 。
近代史|北伐全军覆没:杨秀清决策失误,还是林凤祥指挥不行?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综上所述 , 太平天国北伐全军覆没 , 杨秀清决策失误是重要原因 , 但关键还是林凤祥指挥不行 , 没能灵活应对战局变化 。攻打天津失败 , 冬季又来临 , 且缺乏后勤物资补给 , 林凤祥应该果断放弃攻打燕京计划 , 直接突围南下 , 就算士兵伤亡惨重 , 也不至于全军覆没 。
林凤祥撤退不及时 , 相继在阜城、连镇屯驻 , 等待援军 。结果呢?非但没有等来援军 , 还被清军封锁在城内 , 在消耗战、持久战中被拖垮 , 最终全军覆没 。
参考书目:《太平天国史》、《贼情汇纂》#林凤祥#北伐#杨秀清收藏
“闪击战”有错吗?答案是肯定 , 因为不是草原作战 , 不可能直接奔袭到敌人大本营 , 发起致命打击 。历史上 , “闪击战”高手有五位: 霍去病、陈庆之、李靖、李文忠、蓝玉 。其中 , 霍去病、李靖、 李文忠、蓝玉都是使用骑兵 , 在蒙古草原上作战 , 千里奔袭敌军大营 , 玩“斩首行动” 。
陈庆之 , 梁朝名将 , 率7000人北伐中原 , 据说击败北魏数十万大军 , 连续夺取四十多座城池 , 但是水分很大 。为何呢? 陈庆之手中有北魏北海王元颢 , 北魏军队很少抵抗 。后来 , 尔朱荣出马 , 陈庆之就没那么幸运了 。
古代战争 , “闪击战”适合草原作战 , 但不适合城市众多的中原地区 , 杨秀清决策时就犯了错误 。2万精兵北伐 , 直接奔袭燕京 , 这是战略大冒险 。
首先 , 太平天国没有稳定的后方基地 , 南京、 镇江、扬州等城池属于“半占领”状态 , 周围都是 清军八旗、绿营 , 处在清朝战略包围中 。南京与燕京距离一千多公里 , 2万精兵孤军深入 , 后勤补给无法保障 , 这是兵家大忌 。
再则 , 太平军缺乏重型武器 , 攻坚战不行 , 就算顺利抵达燕京城下 , 也无法夺取城池 。原因很简单 , 燕京城墙坚固 , 守军众多 , 太平军搞不定 。要知道 ,林凤祥沿途攻打怀庆 , 守军区区数百人 , 打了两个多月却没啥进展 , 最后无奈撤兵 。
杨秀清北伐决策 , 进行“闪击战” , 犯了经验主义错误 。1852年11月 , 撤离长沙后 , 太平军一路所向披靡 , 沿途清军望风而逃;太平军相继攻克岳州、 益阳、武昌、安庆、南京、扬州、镇江等战略要地 , 好不威风 。如此 , 杨秀清认为清军不堪一击 , 夺取燕京也不是难事 , 有点盲目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