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廷模中药学讲稿 20 发散风寒药:桂枝 紫苏 生姜( 四 )


张廷模中药学讲稿 20 发散风寒药:桂枝 紫苏 生姜文章插图
现在我们有的人就望文生义 , 就把桂枝外面的树皮去掉了只用里面的木质部分 。 其实桂枝的药用的价值主要在树皮 , 里面的木质部分的有效成分的含量非常低 。 去掉了树皮 , 光用木质部分 , 估计与朽木无殊 , 它的作用很微弱的 。 所以这个去皮是去的栓皮 。 因为药材发生了变化 , 现在的桂枝不需要再去这种栓皮 , 因为当年生的嫩枝条上面已经没有栓皮 。
那么为什么认为是栓皮呢?因为陶弘景就有一个解释 , “所谓去皮者乃去皮上虚软甲错之处” , 皮上就是皮的表面 , 虚软甲错就是现在我们指的栓皮 。 比如说我们看松树、柏树 , 那面上都有一些很轻的 , 很空疏、很粗糙的 , 一般的皮类的药材都要把它去掉 。
如果说张仲景是叫你把这个树皮去掉 , 那么在张仲景的方中有一个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 桂枝后面去皮 , 厚朴后面也要求去皮 。 厚朴本身是用皮 , 再把皮又去掉了 , 用什么?那显然不是把真正的树皮去掉 , 这就是张仲景的方当中自身就能证明 , 它不是去树皮 。 因为厚朴本身就用皮 , 用皮再去皮那也只能是去栓皮 。 这是因为以后会涉及到 , 也有同学问到 , 所以我就把这一些问题说一下 , 供大家参考 。
紫苏:下面第三味药 , 紫苏 。 紫苏相对就要次要一点 。 紫苏是一个唇形科的草本植物 , 因为它的叶片上有紫色的 , 尤其是它的背面 , 我们这个是它的正面 , 它的背面紫色很明显 。 李时珍认为这个苏能够疏畅气机 , 当然是一家之言 , 紫是颜色 , 苏是它的一个作用 , 当然这个可以帮助记忆 。 这个药也是一个常用的发散风寒的药 , 它也有一定的发汗解表的作用 , 它的功效直接就叫发散风寒了 , 这个好记 。 所以它可以用于风寒表证 。
作为治疗风寒表证的发散风寒的紫苏 , 它的作用是比较温和的 , 它的发汗解表或者发散风寒的力量都不强 , 所以在临床上一般是用于轻证 。 这个表证 , 表邪不盛 , 表证不重的这种情况下 , 比如有的轻微的感冒了 , 用紫苏煎一点汤 , 或者紫苏煎汤了加一点生姜、红糖 , 民间的一些单方也相当有效 。 当然这个特征不重要 , 因为我们学的时候 , 它作用不强 , 我们去记它没有多大的价值 。
紫苏作为一个发散风寒的药 , 它主要的特征 , 就是联系到它后面的功效 , 因为它兼有行气的作用 , 行气消胀的作用 。 如果说外感风寒 , 除了恶寒发热这样一系列的风寒表证的症状以外 , 还兼有气滞的胸闷或者恶心呕吐 , 那么紫苏的发散风寒和行气的作用同时发挥 。 就是外感风寒兼有气滞 , 胸脘痞闷或者恶心呕吐 , 所以今后学方剂学的时候 , 有一个理气解表的代表方 , 香苏散或者参苏饮这一类 , 那么里面都用到了紫苏 , 它都是因为兼有气滞 。
这就是把两个功效综合起来 , 来突出它的个性特征 , 这一类的感冒在临床上很常见 。 因为现在的医学在临床上比如说感冒有一种类型把它称为胃肠型的感冒 , 感冒以后不但有全身的症状 , 而且同时伴有明显的消化系统的一些症状 , 比如说恶心呕吐 , 消化不良 , 腹胀或者食欲不振这样一些症状 , 紫苏就相当于对一类兼有消化系统症状的胃肠型的感冒 , 中医把它叫做理气解表 。
另外紫苏 , 尽管我们在功效里面没有明确提出来 , 但是它和它的种子紫苏子一样 , 紫苏子是在今后的化痰止咳平喘药当中要介绍 , 它的种子叫做紫苏子 。 紫苏也和紫苏子一样 , 有祛痰止咳平喘的作用 , 但是它不如它的种子 , 作用比较缓和、比较微弱 。 它也是可以联系起来作为它发散风寒的一个特点 , 所以外感风寒兼有痰咳痰喘 , 就是咳喘有痰 , 一方面用它来发散风寒 , 解除表证;另一方面用它的祛痰止咳平喘的这个功效来治疗兼有的咳喘痰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