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张夏准
我写《每个人的经济学》这本书,目的是向读者呈现思考经济的方式,而不是灌输经济理念。书中涵盖了许多主题,但我并没有期望读者能够记住全部甚至大部分。但是,这毕竟是一本使用手册,因此还是要记住几个要点。
谁获益?经济学是政治争论
经济学是政治争论。它现在不是科学,将来也不会是。经济学没有客观真理:总是夹杂政治判断,还往往涉及道德判断。因此,当我们面对一个经济主张,你必须问一个老问题:“谁获益”(Who benefits)?拉丁文为“Cui bono”,因古罗马政治家、演说家西塞罗的提出而广为人知。有时,一个经济主张的政治意图很容易被识破,因为其背后的假设一看就有问题,明显偏袒某些群体。“涓滴效应”就是一例,这个论点的关键假设是:当富人拿的国民产出更大,他们就会增加投资。然而,这个假设并没有被证实。
在其他一些情况下,一个主张偏袒某些群体,可能不是有意的。比如,使用“帕累托标准”的某个主张可能看起来并没有偏袒任何人,因为这种标准要求,只有让一些人状态变好但没人状态变差的改变,才能叫社会改进。也就是说,不管一个改变造福多少人,只要有一个人的利益受损,它就不是社会改进。然而,这个标准其实隐秘地偏袒了那些从现状中获益更多的人,因为它阻止了任何有损他们利益的改变。
有些措施看似价值中立,背后依然牵涉到政治和道德判断,比如市场范围就是。决定哪些东西可以在市场上买卖,就是跟政治高度相关的。一旦把某些东西划进市场范围,跟其相关的各种决策就要采用“一元一票”制了,这样富人就更容易影响结果。反过来,一旦某种东西被排除出市场范围,这个东西就不会再受金钱左右。
说经济学是政治争论,并不表示“说什么都行”。有时这个理论好一些,有时那个好一些,这取决于当时的形势。但如果有经济学家宣称自己的分析“科学”、价值中立,你就千万别信。
经济不只有市场:还需要考虑生产和工作
今天的经济学都在讲市场。今天大部分经济学家都同意新古典学派的观点,认为经济就是一张交换关系网:个人从许多公司购买各种商品和服务,然后向其中一家公司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而公司的买卖对象则是个人及其他公司。但经济不能跟市场画等号。
市场只是组织经济的众多方式之一,它实际上只占经济的一小部分。许多经济活动都是通过企业内部指令来组织,此外,大部分经济领域都受到政府的影响,甚至要听政府的命令。政府及国际经济组织如WTO,还给市场划了边界,并制定了市场行为准则。如今,在这些事情上,国际经济组织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行为经济学派创始人之一赫伯特?西蒙曾经估计,美国国内的经济活动其实只有20%是靠市场组织。
由于过于关注市场,大多数经济学家忽视了经济生活的其他大片领域,人民福祉因此大大降低。重视交易的代价就是忽视生产,这使得决策者对自己国家制造业的衰退掉以轻心。将个人看作消费者而非生产者,就看不到工作质量(如有趣程度、安全程度、压力大小,甚至受压迫程度)、工作与生活的平衡问题。对经济生活这些方面的忽视,部分解释了为什么大部分富国人民明明消费超过任何历史时期,幸福感却没有增加。
经济太重要,不能只丢给经济学家
“所谓专家,就是那种不想学任何新东西的人”:如何不被经济学家“利用”。
【如何用经济学提振经济】美国总统哈里?杜鲁门讲话言简意赅,他曾经说过:“所谓专家,就是那种不想再学任何新东西的人,因为如果他想,他就不会是专家了。”
社会当然需要专家的知识,但既然叫“专家”,他就只熟悉某一狭窄领域。而如今大多数议题都涉及多个领域,同时必须平衡不同民众的需求、资源约束和道德价值。因此,我们别指望专家能对这些议题做出明智的判断。所学越专,眼界可能越窄。其实,对专家知识的怀疑,不应该仅限于经济学领域,对所有领域都应该这样。只不过经济学是最应该怀疑的,因为它只是政治判断,却常常被包装成科学。
- 高度仅有7.8米的长城,到底有何用处?令草原骑兵望而却步
- 每个成员都是线索!看作者如何用塔罗会串联《诡秘之主》剧情
- 古语说“好男有毛不鞭春,好女有膘不看灯”,古人此话有何用意?
- 太监|他是我国历史上最大宦官,如何用10年时光,从小太监升成太尉
- 古人发明筷子有何用真正用途你知道吗,学者现在的用法都不对!
- 茶人分享:生态经济学
- 废都:保姆当人体器皿,庄之蝶吃泡酸李,贾平凹这样写是何用意
- 长期封存于伦敦经济学院图书馆档案中 费孝通小说《茧》首次翻译出版
- 好书·新书丨《经济的未来》:哲学家是如何阐释经济学理论的?
- 如何用古诗词表达我想你如果这十句都知道,容我叫你一声情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