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被“卡脖子”?华为芯片研发再加速,已与53家企业展开合作

本文为「金十数据」原创文章 , 未经许可 , 禁止转载 , 违者必究 。
全球芯片供应紧张 , 汽车行业也被"卡脖子"了 。 上个月初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表示 , 由于多重因素叠加导致芯片供需矛盾激化 , 目前汽车行业出现了芯片供应短缺问题 , 但并没有如市场流传般的那么严重——可能部分车企在2021年第一季度的生产会受到较大影响 , 但从全年来看 , 芯片供应方面的影响将不会太大 。
汽车被“卡脖子”?华为芯片研发再加速,已与53家企业展开合作文章插图
不过 , 就在汽车行业芯片"卡脖子"消息传得沸沸扬扬之际 , 华为方面再度传来了好消息 。
汽车被“卡脖子”?华为芯片研发再加速,已与53家企业展开合作文章插图
华为芯片再"上车"!超53家企业加入华为"朋友圈"据IT之家1月7日消息 , 上汽R汽车宣布 , 其"5G智能电动SUV"MARVEL R已经获得5G终端电信设备进网许可 , 再加上此前取得的SRRC车载车规级5G/C-V2X终端产品认证 , 这意味着MARVELR已经正式拥有5G技术商用的必备资格 。 更加重要的是 , 这款车型搭载了华为的巴龙5000芯片 。
据悉 , 华为5G巴龙5000芯片可以帮助MARVELR与智慧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 实现强大的5GV2X遥感智驾功能 , 包括提前获得道路环境、红绿灯变化等信息 , 自主解锁5G智能车速控制(车速引导)、5G智能路口通过辅助等 。
实际上 , 华为在汽车"芯"领域已经深耕了11年 。 2009年开始 , 华为便入局汽车市场 , 但与一般汽车制造厂商不同的是 , 华为放弃了"做硬件"的道路 , 将精力集中于ICT(信息与通信)技术;简单来说即是做汽车的"大脑" , 将传统汽车改造成智能汽车 。
汽车被“卡脖子”?华为芯片研发再加速,已与53家企业展开合作文章插图
时至今日 , 华为汽车业务已经囊括5大方面 , 并与上汽、长城、比亚迪、江淮、奥迪等53家企业展开了合作;可以说 , 华为庞大的"汽车朋友圈"已经构建起来了 。
与此同时 , 华为在汽车芯片领域也正不断布局 。 2019年末 , 市场消息称华为已经开始研发功率半导体器件IGBT , 目前正在不断招兵买马;2020年2月 , 《日经新闻》报道华为正与先进汽车芯片顶级供应商意法半导体合作 , 为其移动和汽车产品生产芯片 。 此外 , 华为旗下哈勃目前也正不断收购半导体企业 , 如今与汽车芯片相关的被投企业已经达到7家 。
汽车被“卡脖子”?华为芯片研发再加速,已与53家企业展开合作文章插图
海思芯片跌出全球前十?华为2大方面突围 , 打破美韩垄断!【汽车被“卡脖子”?华为芯片研发再加速,已与53家企业展开合作】除了汽车芯片 , 在电子消费类芯片 , 华为也正不断突围 。 今年8月 , 在市场研究公司IC Insights公布的2020年上半年全球10大半导体企业排名报告中 , 华为海思的营收超过了联发科 , 位列全球第十;但上个月底 , IC Insights再度公布2020年全球半导体营收Top 15的预测名单 , 显示华为海思跌出了前十 , 这表明华为芯片或多或少受到了美国新规的影响 。
汽车被“卡脖子”?华为芯片研发再加速,已与53家企业展开合作文章插图
不过 , 如今华为已经制定了新的计划 , 海思也在经历尤为关键的转型 , 正加速全面进入芯片制造领域 。
比如 , 2020年11月30日 , 华为旗下知名芯片设计公司海思传来好消息 , 其自主研发的OLED驱动芯片 , 流片流程已经顺利完成 , 预计2020年底前实现量产 , 并应用于旗下手机及大屏产品中 。 要知道 , 当前全球驱动芯片主要被韩国企业所垄断 , 韩企市场份额高达95% , 而中企的占比仅不到1% 。
另外 , 上个月底 , 华为哈勃投资入股了湖北九同方微电子有限公司——后者主要从事电子设计自动化(EDA) , 是半导体设计的核心领域之一 。 目前 , 全球EDA市场主要被美国Synopsys、Cadence、Mentor三家公司垄断 , 在美国新规出台后 , 这三家美企已停止了与华为的合作 。 华为如今挺进EDA的核心领域 , 这也意味着其"备胎大军"已再添一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