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运动:金气收敛降下之秘讲解摘录( 三 )


为什么肺气逆 , 胃气必逆呢?尤其在最近秋冬时候 , 有很多的感冒咳嗽 , 都有一些表现——比如说“呕吐”的现象(大家在临床就会发现这个现象) 。 就是当你“肺气不能降”的时候 , 它“胃气也会上逆” 。 “麦门冬汤和半夏的配合”就是针对这一个病机来对待的 。
因为在圆运动里边 , 土它本身是在旋转的 。 “脾升胃降”——这是一个轴 。 那么在这个轴的外围呢 , 还有一个更大的力量——“升、浮、降、沉” 。
在这五行系统里面“降”的最大的力量是什么呢?“降”的最大的力量就是“肺” 。 如果这个“肺”不能降 , 轴心也不能转 。
肺不能降 , 轴心不能转 ——“轴心不能转”典型地表现在“胃应该下降 , 降不下来” 。 这就是说“车轮的右降”降不下来 , 那你“车轴的右降”肯定也转不动 。 这时候“轴轮并用”一起往下降 , 就是“麦冬和半夏一起来用” 。
“半夏能够降胃气之逆” , 也能够“燥湿” 。 所以说它把湿气驱除掉之后 , 肺能够更好地降下来 。
“肺降津生” , 就好像云彩下降、下雨一样 , 那么这种的“热”就能够收敛下来 , 所以说各种病症就得到了一个康复 。
我们知道上、中、下三焦 。 从地球的“生物圈”来看:
空中、云彩——这个层面相当于上焦;
地表——我们人类所活动的范围 , 相当于中焦;
地下的水——相当于下焦 。
如果上焦有热 , 特别的热(比如说大夏天 , 天特别的热) 。 这个热怎么样才能降下来呢?这时候来一场大雨 , 雨水往下降 , 云彩变成了雨、往下降的过程中间 , 它就把空气中的温度都吸收了 , 这个“温度”随着雨水落到了地面 , 渗到了土下 , 那么空中的“阳气”(就是这种温度 , 热的力量) , 它就降到了土中 , 降到了土下的水中 。
这是一个自然界中“津生、火降”这么一种现象 。 也是在我们前面讲过这个“引火汤” , 它也是这个病机 。
如果在这个降的过程中间 , 我们这个麦门冬汤 , 有“半夏”把你这个“淤泥啊、泥巴呀” , 给你清理干净(不要河床有污泥 , 不要地面有沼泽的这个泥) , 然后把土变得疏松了;再给你加上一些补土的药“人参、甘草、粳米、大枣” , 让你这个津液落下来能够由土来收藏起来 , 然后再转输到了下焦 。 这就是“麦门冬汤”的病机 。
这土吸收了自然就往下降 , 因为下面没有问题 。 如果有了问题 , 我们还可以加其他的一些药物 。 比如像这个方子 , 如果湿气还重 , 那你就还可以加茯苓、泽泻(继续往下疏导的药物) 。
我们这个“麦门冬汤”呢 , 它脉是虚的、是涩的 。 这种“虚和涩”的典型的表现都是“中气不足” 。 那么这一个方子也蕴含了一个“补土”的内涵在里面 , 土旺了 , 金也能旺 , 也有“培土生津”的意思在里边 。
使用这个方子的时候 , 要对咳嗽有一个判断:这个咳嗽是没有痰的“干咳” 。
这个“干”咳 , 侧重在它没有湿气 , 没有痰湿 。 但是往往是兼杂在一起的 。 这个没有“痰湿” , 说明它是侧重在“火逆”克肺金 , 而不是“痰湿”克肺金(痰湿也可以堵塞了肺金) 。
那么我们上一个方子里边 , 有的同学会问了:为什么用“白术” , 不用“茯苓”呢?
茯苓 , 是“通利水道”的;白术 , 它是“健脾”的 , 它这种的通过“健脾 , 补土”来除湿 , 和你“通利水道”来除湿不一样 。
实际上麦冬这种“滋补”的力量 , 和半夏“收涩”的力量 , 侧重点还都是在“肺的收敛不及” , 是从这个角度来考虑疾病 。
书中讲了“肺金之燥之药 , 只用麦冬一味 , 而中气之药如此之多者 , 是中气如轴 , 四维如轮 , 轴运轮行 , 本乎自然” , 以中气药辅佐肺金之药 , 是肺金能够更顺畅地降下来 。
伤寒圆运动:柴胡剂与阴旦汤阳旦汤“弘景曰:阳旦者 , 升阳之方……阴旦者 , 扶阴之方……青龙者 , 宣发之方……白虎者 , 收重之方……朱鸟者 , 清滋之方……玄武者 , 温渗之方……此六方者 , 为六合之正精……神明之剂也 。 张机撰《伤寒论》 , 避道家之称 , 故其方皆非正名也……”以上引文出自《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