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孩子经历数次"剜肉之痛",多方求医迎来希望,康复又成难题( 二 )
文章插图
图为向茜的儿子向毅恒
于是医生开始怀疑孩子的免疫力有问题 , 要求我们做个呼吸爆发检查 。 我没有丝毫犹豫 , 当即同意 。 最终孩子被确诊为罕见病:免疫缺陷慢性肉芽肿 。 医生介绍 , 患这种病只有二十万分之一的几率 , 特点是长期伴随各种感染并发症 。 如果不采取治疗 , 一般只能存活5~7岁 , 目前国内唯一的治愈方案就是骨髓移植 。
听完医生的病情介绍 , 我犹遭晴天霹雳 , 从那天起 , 我们的家庭就被贴上了罕见病的标签 。 从孩子被确诊后 , 我们一边等待着骨髓供者的消息 , 一边频繁地奔赴医院治疗感染并发症 。 孩子每天都需要服用多种药物治疗和预防感染 , 其中威凡伏立康唑是进口药 , 一盒药仅10粒需要近4000元 , 一个月要吃2盒 。 经济压力陡增 , 让我们这个刚组建的小家庭难以支撑 , 可接下来的频繁感染更是雪上加霜 。
文章插图
图为向茜和孩子
2019年3月 , 是孩子被确诊后第一次因感染住院 。 他持续腹泻和低烧 , 药物治疗两天后病情加重 。 孩子爸爸已经去上海打工了 , 家里只有我一个人 。 我再次独自带着孩子跑向医院 , 跑了几家医院都不能顺利住院 , 最后才找到成都华西第二医院 。
入院后又是一系列的检查 , 很快结果出来:真菌肺炎再次感染 , 同时右耳侧的淋巴结伤口再次破溃 。 这就意味着孩子又将接受没有麻药 , 只有镊子和棉条反复从切口中塞进取出钻心刺痛的过程 。 经过一个月的治疗 , 孩子的病情得到了控制 。
文章插图
图为向茜和孩子在病房
目睹孩子每次抽血、扎留置针、切口引流的过程 , 我的泪水早已流干 , 我的心也被完全揉碎 。 我知道不能代替他承受这些痛苦 , 但可以好好的护理让他减少被感染的次数 。 我再也不会因为注射器喂药把他呛到 , 而减少给他灌药的剂量 , 我再也不敢有把他放在家出去工作的念头 。 我小心翼翼地呵护着他 , 不敢带他去人多的地方 。
文章插图
图为向茜在给孩子输营养液
可每个月去重庆医院看专家、做检查 , 却是必不可少的 。 每次去火车站 , 我都背着大包小包 , 怀里抱着一个孩子 , 经常会有路人问我:"为什么你一个人带着孩子出来?孩子的爸爸呢?"我只能简短地说道:"带孩子去看病 , 孩子爸爸在打工 。 "他们或许一下就都明白了 , 不再继续探问什么 。
尽管我精心护理 , 可还是阻止不了感染对孩子的侵害 。 2019年9月 , 孩子大腿处有一个红点 , 起初以为是蚊虫叮咬 , 及时做了消毒处理 。 可仅仅几天时间 , 红点就变成了一大块红肿 。 急忙送去华西第二医院 , 查B超后才发现已经形成脓肿 , 又要接受切口引流 。 我的泪水夺眶而出 , 我怨恨自己没有好好地护理他 , 我更恐惧没有麻药的引流 , 我孩子将承受剜肉之痛 。 医生告诉我需要转到华西医院才能做外科手术 。 看着那么小的儿子 , 我是一路哭着带他离开华西第二医院 , 又急忙跑到华西医院的 。
文章插图
图为向茜和孩子
外科医生再次确认脓肿已经形成 , 必须马上手术 。 整个手术过程和我预想得一模一样 , 不同的是这次的切口更大更深 , 达3cm的切口需要撑开塞进30cm长的棉条 。 我流着眼泪配合着医生 , 用力按住孩子的腿 , 完成了一天一次的换药 。 总以为坏运气每次结束后 , 下次就不再会有 , 但命运对我们似乎是例外 。
- 不妨用这个方法:让孩子《就像妈妈一样》当妈妈,学会成长
- 剪纸迎新春 孩子们在传统文化中感受春节味道
- 你的孩子叫你“妈妈”还是“妈”?背后的变化值得每一位父母思考……
- 充满仪式感的家庭养育出来的孩子,幸福感往往会更强,真不是矫情
- 荤素搭配的土豆火腿焖饭,鲜香营养又解馋,适合孩子的主食美味
- 酥脆香甜的琥珀核桃,在家教你轻松做,营养解馋,孩子爱吃的美食
- 居家分享樱桃肉的简单做法,荤素搭配,酸甜味美,孩子特爱吃
- 儿科医生:孩子身体出现这4个表现,多半是积食,家长一眼就看穿
- 孩子积食不消化,身体会有4个异常,若娃一个不占,脾胃还算健康
- 爆款来袭!全世界都在玩的趣味实验,让家长和孩子都大呼过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