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从近代女性生活看百年发展,这个展览讲述风尚与变革

近代中国,百年激荡。身处时代风雨中的女性,在文明的洗礼中觉醒。正在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展出的“风尚与变革——近代百年中国女性生活形态掠影”展览,通过300多件展品,讲述了女性婚姻与家庭的逐步文明、身体的解放与服饰的演变、教育发展与职业生涯的变迁,透视近代中国女性生活投射的历史镜像以及她们身后新旧更迭的时代图景。
女性|从近代女性生活看百年发展,这个展览讲述风尚与变革
文章插图
配合展览,博物馆举办了系列讲座活动。
观展·亮点不同年代结婚证书 见证婚姻走向自由
女性|从近代女性生活看百年发展,这个展览讲述风尚与变革
文章插图
女性|从近代女性生活看百年发展,这个展览讲述风尚与变革
文章插图
从鸳鸯礼书到婚书再到结婚证书,在“家庭与婚姻”展厅,最吸引人的莫过于这些见证美好爱情的纸页。一张张薄纸,折射的是生活百态,也隐藏着解读时代的密码。
比如,展出的一张清代的鸳鸯礼书是传统婚俗中订婚的凭证。在那时,双方确定联姻后,选定吉日,由男方备下彩礼并向女方家送礼帖,帖子上面会写有男子的生辰八字;女方接帖后,用新笔新墨写上女子的生辰八字,送回男方,即算正式定亲。
策展人左烨说,在这小小的凭证上,我们能隐约看到包办婚姻的痕迹;随着《祝文明结婚》歌曲响遍大街小巷,婚姻自由深入人心,这时候的结婚证书上也有了官方的印记,婚姻批准权出现了向政府部门集中的趋势,婚姻慢慢由传统向现代、由不自由向着自由的方向转变。
展厅里展出的一张泛黄的离婚证书成了婚姻自由的最好佐证。证书上方,分两行写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离婚登记证”;纸页中心位置,记录着离婚双方的姓名和离婚事由。
左烨介绍,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制定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条例》,该条例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以国家名义对婚姻立法,正式确立了婚姻自由的原则;1934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又颁布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法》,在确立婚姻自由的基础上,明确废除包办强迫和买卖的婚姻制度等。“中央苏区的婚姻变革是一场深刻的妇女解放运动,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对旧式婚姻制度进行全盘否定。”
8张证书还原女性职业成长
女性|从近代女性生活看百年发展,这个展览讲述风尚与变革
文章插图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被封建礼教束缚在家庭围栏中的中国女性,开始活跃在工农商政各个领域,参与到社会生活之中。展厅中,8张关于杨先知的证书,成为女性接受教育、投身社会的缩影。
8张证书分别是杨先知短期小学教员师资训练班结业证明书、国立女子师范学校毕业证书、杨先知的奖励证明、杨先知四维学校以及游府西街国民学校的聘书,以及杨先知的甄选合格证明书等。
一个女性的成长经历便由此栩栩如生地在观众面前再现:杨先知,生于1920年,1936年从附设于简易乡村师范学校的“短期小学教员师资训练班”结业;1944年从国立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后受聘于四维学校,任教期间因“教导儿童至为热心,成绩彪炳”而受到嘉许。1947年受聘于游府西街国民学校。
关于杨先知,人们知道的只有这么多,再也查不到关于她的更多信息。“这就是一个生活在那个时代的普通的女性,刚好符合我想表达的主题,这样一个女性是千千万万女性的缩影和代表。”
何香凝《菊花图》展现革命家坚贞气节提起何香凝,大家都知道她是著名政治活动家、女权运动先驱,但是她的“美术家”身份或许有人并不知晓。此次展览特别展出了一幅何香凝创作的《菊花图》。
画面上,菊花笔致圆浑细腻,色彩雅逸,意态生动。该画是何香凝赠送给柳非杞的礼物,菊花上方,两人共同好友柳亚子的题跋将画作背后的故事讲完:柳非杞十分喜欢何香凝的画作,曾从1941年前后开始多次诚意求画。奈何时局动荡、战火纷飞,何香凝等人一路颠沛。这幅画最终于1944年创作完成。由此也能看出,该作品得来实属不易。1947年,柳非杞旅居苏州期间,将该画赠与友人以示纪念。这段流转过程也被柳非杞在画面的留白处记录下来。
此幅作品的整个流传过程由此得到了完整呈现。
“何香凝很多的作品都已经被收藏了,这种有着确定来源和明晰流转过程的作品在市面上很少见到。”左烨介绍,菊花在冰天雪地中仍可傲然绽放,何香凝或以菊明志,表现革命者的坚贞气节和顽强斗志。
观展·解码清代金漆木雕残件 奠定展览叙事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