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导读】2022年1月23日下午,在众多听友期盼下,第158期文汇讲堂《2022:元宇宙的奋进与渐进》首次在腾讯会议室的网络研讨会上成功举办,清华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沈阳教授主讲,清博智能创新院元宇宙研究室负责人李祖希参与长达1小时多的互动,互动以分身方式展开,回答了20余个问题,14位听友获赠元宇宙书籍八种。一半听友结束后加入了讲堂的元宇宙互动群,展开后续交流和学习。昨天已刊发沈阳教授主讲(见文末链接),今天分享互动上和互动下。
文章插图
158期讲堂,在线上举行了1个小时的问答,覆盖20余个问题
到今年底,文汇讲堂可实现由嘉宾分身做讲座,听友分身听讲
文汇讲堂李念:年底我们举办167期文汇讲堂时,请到一位重量级嘉宾,他是否会派了分身来演讲,而听友中,也有不少人派了自己的分身来聆听,这个情境会出现吗?技术上怎么实现?
李祖希:目前有三种类型的分身,第一种叫阿凡达模式,虚拟的躯壳,真人在背后实时操控,其实只是替换了自己的形象,但可以出现在虚拟的场景和空间中,等会儿我演示给大家看。第二种是AI驱动的虚拟人,又分为两个小类型,第一个是TTS的模式,是文本驱动语音,生成一个虚拟人的形象,提前把我的语音导入,参会中就会自动讲述;另一种是更深层次的人工智能应用技术,需要把一个人或者是一类人的专业的知识,还有一些沟通中的特点告诉虚拟人,即完成深度学习而完全脱离人的控制、脱离文稿的控制,灵活地和真人进行交流互动。这一类我们正在研发,还没有特别成熟的应用。通常接触到的手机助手或智能客服机器人已能完成日常对话。我们后续会针对专业领域打造机器人虚拟人来应对专业级问答。
前两种虚拟人,和初级形态的第三种虚拟人,现在已经可以直接使用了,如今年年底这两类虚拟人参加文汇讲堂,还是非常便捷的。
文章插图
李祖希戴上VR头盔,在元宇宙里建在外太空的空间做互动,截图显示了他的手杆如何控制空间里分身的手势动作
我趁这个机会进入虚拟的世界,跟各位老师用虚拟人的形象进行交流,我拥有一套VR头盔,现在通过VR的形式进入虚拟人世界。我开始共享屏幕,大家看到我们在离地球比较近的外太空搭建了一个演讲舞台,大家现在看到是摄像机的视角,我的分身就在这儿,我现在把摄像机对准我,我拿起来我的手柄,驱动我的双手和大家打招呼。
李念:这个分身是花20万,还是2万?还是零成本?
李祖希:基本上零成本,相当于对于虚拟形象进行有限的修改,平台上已经内置了很多形象,我手动进行的改装,还不是很像我。目前来说,需要输出比较高的成本的虚拟人属于定制的类型。四种虚拟人都可以定制,最高级的是超写实虚拟人,更加接近于人类,逼真度更高,所以它对于整个外形,还有后续自动化的算力要求会比较高。电影当中看到的非常接近于真人长相的就是超写实虚拟人,他们是最贵的,目前产业生态就是这样。
*真人、虚拟人、实体机器人将三位一体,真人是责任主体
文章插图
在联合国实习的外交学院硕士戴贇:元宇宙空间当中的主体、客体怎么定义,相关的法律关系是怎样的?元宇宙空间当中的主体、客体怎么定义,相关的法律关系是怎样的?
李祖希:很有意思的话题。元宇宙当中是允许每个人有多重分身的,我现在的分身是真人在背后,也可以用AI驱动的模式,在不同的虚拟场景当中,让我的分身去演讲、去交流,这些分身都是属于我的,都是属于我自己的分身,如果后续无论是所有权,还是责任主体,都在我。元宇宙当中,不光是一个一个的虚拟人云集,其实这背后是以每一个真实的人为中心,一系列虚拟的人作为分身或者是化身出现在其中的。
我们团队也在研究实体的虚拟人,大家可以看到画面中,实体的虚拟人也是某一个真人,或者是某一个思想的化身,他们同样也是责任主体的化身。这也是我们后续要呈现的方式,我们把它叫真人、虚拟人、机器人三人行的模式,三个主体统一在一个真人的身上。
*虚拟人和机器人的认知、意志或觉醒,目前是真人程序所设定
- 讲堂|地矿一院地勘中心道德讲堂开讲
- 翻译家罗新璋与媒体的“对接暗号”,“持《文汇报》者即是”|逝者 | 翻译家
- 上海公报|挖掘地方史志文化宝库,上海通志馆启动“上海滩大讲堂”
- 晁钢令:怎样看“冰墩墩”带来的市场和商机|文汇智库 | 冰雪运动
- 西班牙语|这个周六,到商务印书馆虹口讲堂,探寻西班牙文学世界里的中国印记
- 元宵节|文汇街道龙潭社区:“浓情元宵 春暖社区”元宵节活动
- 北京冬奥会|文汇街道东旭社区开展“喜庆团圆闹元宵 童心助奥向未来”活动
- 讲堂|长沙县:清风讲堂开展系列清廉文化活动
- 元宵节|东营区文汇街道共建社区开展元宵节趣味猜灯谜活动
- 文汇报社|『印记冬奥』冰墩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