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疲劳|莫言×余华《生死疲劳》对谈:人世间痛苦的另一面是快乐


生死疲劳|莫言×余华《生死疲劳》对谈:人世间痛苦的另一面是快乐
文章插图
生死疲劳|莫言×余华《生死疲劳》对谈:人世间痛苦的另一面是快乐
文章插图
1月7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携余华、西川两位文坛老友,举行了新版《生死疲劳》线上发布会。《生死疲劳》是莫言的代表作之一,莫言表示,“诺贝尔奖评委主要是因为读完了《生死疲劳》,才把诺贝尔奖颁给了我”。
生死疲劳|莫言×余华《生死疲劳》对谈:人世间痛苦的另一面是快乐
文章插图
在大众的心中,莫言和余华可谓是中国文学的两座高峰,但极少有人知道,这两座高峰竟然曾经是同住数年的室友。莫言和余华是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的同学,还是“睡在上下铺的兄弟”。为了支持自己的多年好友,余华特地赶来参加新版《生死疲劳》发布会,还为此重读了《生死疲劳》。
两位中国文学顶尖作者之间的神仙友情让人惊叹,这种友谊不仅仅是生活中的,也反映在精神交流上。在写完《生死疲劳》后莫言立即送给了余华一本,当时就让余华如痴如醉。现场谈及第一次阅读《生死疲劳》的感受,余华坦言:“第一个感觉是很嫉妒,写得太牛了!”“但第二次读的时候是高兴,我为莫言高兴,也为我们中国的文学感到高兴。”
生死疲劳|莫言×余华《生死疲劳》对谈:人世间痛苦的另一面是快乐
文章插图
莫言则谈起了自己的童年。莫言小学5年级的时候就因为话太多而辍学,过早地进入了成人世界。离开了群体的莫言一头扎进了大自然,于是他开始和牛羊为友,同猪狗对话。在这个过程中,他开始思考人眼看到的说不定和驴、牛、羊眼看到的不一样,也许每个动物的内心都藏着一个人的灵魂。以此为蓝本,莫言写下了这本《生死疲劳》。
《生死疲劳》从一道轮回到另外一道轮回的过程中,每一世人和动物的记忆都延续了下来,这个记忆在小说里面是一代一代的记忆。但从小说50年的跨度来看,这个记忆本身就是一个大的文化记忆,是一种人类共通的记忆。这种文化记忆能对应到每一个人身上。这种旁观的视角让读者对书中的人物,包括反面人物,产生一种深深的怜悯。这是一种对所有人的理解和同情,是一种大的宽容,一种大爱,以及对人类命运真正终极的关怀。
生死疲劳|莫言×余华《生死疲劳》对谈:人世间痛苦的另一面是快乐
文章插图
莫言:
这个故事在我心里酝酿很长时间
莫言:应该是2004年秋天的事情,当时我在昌平那边买了一个二手房,离城比较远,非常安静。院子里几乎听不到汽车声,但偶尔会看到机场的飞机从天空上飞过。在这样一个比较安静的环境下,我全身心地投入,从写出初稿来,当时用500字一张的稿纸,大概写了900多张,厚厚一摞。这也是我用惯电脑后,重新拿起笔,用笔来写作。因为用电脑老想玩,影响时间,也没有沉浸。但是你如果用笔,用稿纸,每天都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看到桌子旁边稿纸慢慢往上长,升高。写完以后一数,20张,一万字,如果一天写到30张,就感觉超额完成任务。所以我感觉写得快,是跟用笔用稿纸来写有关系的。当然这个故事也在我心里酝酿很长的时间。小说里的人物,也像我亲密的朋友,非常熟悉,他们的故事,他们的语言,他们的心理,以及他们心理所决定的很多行为,也都是非常熟悉的。所以实际上就变得非常顺畅,像一个老木匠做木工活一样。
生死疲劳|莫言×余华《生死疲劳》对谈:人世间痛苦的另一面是快乐】余华:莫言是出版以后才给我看的。我跟莫言就不用说了,我们的关系源远流长。以前他都是背着个包,回高密去了,然后两三个月背个箱子回来了,因为手稿在包里塞不下了,要拖一个箱子回来,基本上是这么一个状态。我跟莫言说,我说你是短痛,我是长痛,长痛不如短痛。就是莫言他有一个特点,他一旦写作,进入状态特别快,这都是我们作为小说家,非常羡慕的一点。我们想自己进入一种疯狂、癫狂的,一种完全不知道自己存在的状态,莫言很容易能进,他进得特别快。像我们进得比较慢,所以当时他这个小说出来的时候,遭受到了一片批评,43天写了50万字,就被批评了。然后莫言就开始改口了,“我构思了40年”,我看之前还有一个版本是说构思了20年,这回变成40年了,反正莫言变来变去,我已经习惯了。
莫言:构思了40年。
余华:构思了40年。他在写的时候进入那个状态时没给我分享,莫言唯一给我分享的手稿是《酒国》,但是我没看。《生死疲劳》是出版以后我才看的,莫言送了我一本,看完以后,我首先感觉是很嫉妒,写得这么牛;当我第二次读的时候我是高兴,我为莫言高兴,也为我们中国的文学高兴。这次知道要有这么一个新版的活动,我就想,《生死疲劳》我以前看过,那我这次就过一下书里重要的一些细节。但结果我这次还是读得非常认真,每一个段落都紧紧地抓住了我。我看完后在微信里和莫言说,这是一个伟大的小说。因为我们过去在寻找那些伟大的小说,总是从翻译小说里面去寻找,我们总是不认为我们身边有伟大的小说。《生死疲劳》在我看来就是一部伟大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