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愁别绪|别意劳歌折柳曲

在2022年2月20日晚上的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由80名舞者和365名来自各行各业的普通人,深情演绎了一出“折柳寄情”,表达了对奥运的恋恋不舍。“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离愁别绪,本来令人伤感,但是古代国人却处理得颇为浪漫。因为交通不便,亲友一别往往不知猴年马月才能再见,“蓦然回首情已远,身不由己在天边”,因此古人特别注重送别的仪式感,或折柳相送,或彼此唱和,或饮酒饯行,让人深深地体会到友情之难能可贵。
折柳送君情未央
北京冬奥会上深情演绎的“折柳寄情”古已有之。柔软的柳枝之所以具有惜别之意,首先在于“柳”“留”谐音。柳树极易存活,是我国古老的原产树种之一,插土即活,因此分布极为广泛,且一年一新,春风过处,“万条垂下绿丝绦”,给人生机盎然的感受。“折柳寄情”,除了一份难舍难分的情感,还有一份隐藏的祝福“更新更好”在其中。同时,“五九六九,沿河看柳”,陌上新柳,意味着新的一年已经来到,更表达了一份思念。唐诗《闺怨》如此表达:“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在楼上看到杨柳冒出新芽儿,才突然感到一年时光就这么过去了,对远方之人的思念油然而生,可谓是真切动人。
离愁别绪|别意劳歌折柳曲
文章插图
明 沈周 《京江送别图》 故宫博物院藏
杨柳作为有情物,从《诗经》中走来,从长安的灞桥边走过,在唐宋诗人的传世佳作中摇曳生姿、传情达意。唐朝的繁盛,滋生了折柳最盛的地方,那就是唐都长安东郊的灞桥。古代著名的地理著作《三辅黄图》如此记载:“文帝灞陵在长安城东七十里。灞陵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折柳赠别。”这表明早在汉朝时在灞桥旁折柳送别已经成为时尚。这种时尚延续到唐朝更为兴盛。灞水河畔,杨柳依依,送行的人常常在这里折柳送别,以寄托送别与思念之情。李白在词作《忆秦娥》中如此写:“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就是灞桥折柳的写照。
离愁别绪|别意劳歌折柳曲】当然,云游各地且广交朋友的李白,经常处于离愁别绪之中,折柳也就成为诗作中的重要意象。比如《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折柳引发的是离愁别绪,还饱含一份思乡之情,已经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折柳曲”。
折柳送别作为一种时尚,甚至还出现了“折柳桥”的典故。晚唐诗人雍陶曾担任简州刺史,有一次他送客人到城外的情尽桥,对送行到此即止的桥名颇不以为然,于是修建驿馆供迎来送往的客人使用,将桥名改为“折柳桥”,并题诗一首:“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离恨绵绵,杨柳依依,自然能够引起人们强烈的共鸣。
宋代柳永在《雨霖铃·寒蝉凄切》中有“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不仅成为柳永光耀词史的名句,更成了折柳离别时最催人泪下的一句。
彼此唱和弦不绝
“多情自古伤离别”。以诗词唱和的方式来传达离愁别绪在我国有着悠久的传统。即便不善诗文,很多时候也会以质朴的歌声为老友送行。比如,汪伦就是一位活在李白诗中的歌者。
天宝年间,居住于泾县(今属安徽宣城)桃花潭畔的汪伦盛情邀请李白前来观光。李白流连于桃花潭的美景,和汪伦结下深厚的友情。但是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连住几日的李白最终和汪伦告别。汪伦设宴为李白饯行,并歌唱民间“踏歌”相送。感念于汪伦的深情厚谊,李白率性地写下《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踏歌送行,足见汪伦的朴素情谊,而以诗相赠更是显示李白对友情的珍重。
离愁别绪|别意劳歌折柳曲
文章插图
元 李升 《澱山送别图》(局部) 上海博物馆藏
当然,送别的唱和未必都是泪眼婆娑、离愁别绪,更多的还是对朋友未来的期盼和鼓励。李白非常喜欢的孟夫子要去广陵(今日扬州)了,自然要送行。他在黄鹤楼上看到船只消失在眼前,在感伤之余,更希望老友有着美好的前景:“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送孟浩然之广陵》)可谓是意境开阔、色彩明快、情绪饱满,飘逸而灵动。
王昌龄在送别朋友时感伤无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在分别之际,气温骤降、夜雨连连,远处的青山孤独地挺立着。但是,他在挂念老朋友的同时,更是希望朋友们不要担心自己:“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在感念朋友牵挂的同时,王昌龄表示自己依然会坚守节操,冰清玉洁,可谓是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