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帝王心术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二 )
第二,“道统”与“治统”统一是帝王心术的高超理论策略。高明的帝王总是能利用士人来为他们的统治摇旗呐喊,为他们的统治秩序高唱颂歌,而最典型的统治秘诀便是将“道统”与“政统”统一起来,将传统伦理学说与政治统治术密切结合,将仁义道德作为巩固统治秩序的理论工具,将圣德贤良作为是支持帝王统治的道德表率。
这方面,清朝的康熙皇帝的做法是谙熟运用帝王心术的出色君王。
文章插图
康熙皇帝(剧照)
康熙本人年少时有博学的汉学家做他的老师,他曾深入研读过汉学经典。他本人就是一位渊博的经学家,他曾表示,他若不当皇帝,便去做个汉学家。他有渊博的学识,因而也就士子特别了解,因而,他是一个笼络士人的行家里手,只要不是触犯到皇帝统治的根本性原则,康熙一般都不吝啬向士子做出妥协,只有在原则问题上,康熙才会坚决拒绝妥协,甚至采用严厉的征服手段。当然,在向士子妥协的背后,康熙皇帝是抓住了士人的特点和爱好,巧妙地进行管控,让士子们来为他的统治服务。
在利用文人思想方面,康熙吸取了明王朝失败的教训,康熙的方法比明朝中后期的统治者更高明,明王朝统治者在掌控士人的策略上,主要是采用王阳明的心学学说,试图以阳明的“致良知”来约束士子的心,让士子自觉培养道德觉悟,可是,王阳明的心学虽有强调仁义良知的方面,却也有鼓励自觉自悟的方面,所以,在理论实质上,阳明心学是不利于“驯服”士子的心的。
康熙皇帝看出了阳明心学的这一特点,因而,作为谙熟经学理论的统治者,康熙并没有像明王朝统治者那样,提倡阳明心学,而是选中了理学,即儒家学说在宋明的理论发展成果、以朱熹和程颐为代表的程朱理学。康熙深知,程朱理学比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更适合于“驯化”士人。明中叶后,思想界盛行阳明心学,但忽略了传统儒学的“道统”论,明王朝最高统治者倾心于研究“治统”,即重视驾驭臣民统治权术,而未能将“道统”与“治统”密切结合起来,忽视了传统儒学“道统”理论对于“治统”的重要性。而康熙却看到了充分利用“道统”的重要意义。
在康熙看来,相对于王阳明的心学来说,程朱理学对于巩固皇权专制统治更为重要,对于帝王维持专制秩序更有利,特别是对于笼络、“驯化”士子、驯服百姓更有用处。所以,康熙皇帝并没有像明代皇帝那样,只是专注于统治之道的研究,不只是研究“治统”,而且也非常重视研究儒家“道统”。康熙敏锐地发现,“道统”并非只是儒生、士子们所擅长的专业研究课题,而且,更是帝王权谋的重要理论方向。充分利用程朱理学来为专制皇权服务,这才是最重要的,因而,清王朝极力推动理学的研究和传播,以理学来驯化士子,驯服百姓,让“道统”巧妙地为“治统”服务。
康熙在为《日讲四书解义》作序时说:“朕惟天生圣贤,作君作师,万世道统之传,即万世治统之所系也。” 同时,康熙还指出:《四书》是圣贤“皆为万世生民而作”的名著,而“道统”与“治统”是统一的,二者皆是为了巩固统治秩序,“道统在是、治统亦在是矣”。
文章插图
康熙皇帝画像
第三,“圣王合一”是帝王心术的理想境界。什么叫“圣王合一”呢?这主要是指圣学与王道的统一,圣哲与君王合为一体。说白了就是圣贤就是君王,而君王也是圣贤,皇帝是哲学家,而哲学家当了皇帝就是好皇帝。
中国古代将“圣王合一”看成是帝王心术的理想境界,这在传统文化中有非常明显的体现。
中国古代皇权至上的政治体制,加上“天地君亲师”思想理念的广泛传播,使君王一直视为是崇拜的权威,帝王有一个从神化到圣化转变,形成圣、王合一的君王圣境。于是,帝王成了极高贤德的圣人,所以,历来对帝王的尊称往往都加上了“圣”字。
- 一生只有一位皇后,也从不纳妃,两人相伴18年!
- 莫将经典轻易看,《楞严经》来中国究竟有多不容易!
- 韩国版中国历史地图:有夸大,有私心,也很客观
- 历史上有什么遗祸千秋的决定八股文、闭关锁国,中国近代的屈辱
- 古代最有名的四大名马, 此马在主人自刎后投江自裁!
- 古代画押圈、十,如何分辨真假?还有一步骤,中国领先外国2千年
- 知府出一上联:鼠无大小皆称老,纪晓岚对出一下联堪称完美
- 洛阳金村大墓的发掘成为中国考古痛心疾首之事
- 古代皇后妃子对自己的称谓,本宫哀家臣妾分别是什么
- 中国宋朝的“阴柔”文化,上至皇帝下至黎民,全都软糯好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