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书协评委终于根据十二届国展做了有高度、有广度,有深度的导向( 二 )
十二届国展何开鑫先生的特邀作品便是满章法!字与字、行与行,不仅纵向上对比强烈,在横向上更加明显……大与小,重与轻,方与圆,正与斜,粗与细,浓与淡,远与近,疏与密……极尽能事!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下面附上何老师的文章:
——十二届国展评审观察与思考
■何开鑫
中国书协草书委员会委员
第十二届国展评委
十二届国展草书评审过程中,我观审了1万1千多件国展的草书投稿作品,整体有一种感觉:草情张个性,经典引时风。在中国书协近年倡导的“根植传统、鼓励创新、艺文兼备、多样包容”理念引领下,书坛正在经历着“经典涵养、率性为草”的发展态势。
在本届国展的来稿评审过程中,面对海量的作品,在中国书协精心制定的评审纪律和监审机制之下,通过评委认真紧张的工作,从评审和观察两个角度来看,我有以下几个体会:
第十二届国展评审现场
第一,“数字归纳”
回顾从初评、交叉初评到复评、终评等多个环节,我归纳为“81552”。何指呢?
“8”是来稿中有80%以上一看便是会被淘汰的作品。也就是说一看便是差的,不在道上。
“15”是其中15%是属于不温不火,留之无望的。这里面有1/5可能进入复评,而余下的4/5与前面80%的命运一样将在复评前被淘汰。其中的5%是在来稿中一眼便会发现亮点,马上吸引住你的眼球。草书组经过三天的初评、交叉初评和打捞,从11000多件到1400余件,然后800来件,再到480余件,再到220件。
总体比例为12%、7%、4%,最后终评终审结束后的面试是2%。这样的竞争,其激烈程度是不言而喻的。当然,也是每次国展投稿作者应当认识和研究的一个趋势和现象,这个现象就是“优胜劣汰”。
第二,“汰”之特征
在初评或复评阶段便被淘汰的作品有什么样的特征呢?我认为是“四相散乱”。
一是“法相无源”,也就是说首先看不出笔墨源自何处,无辨识度。“任笔为体,下笔无由,心昏拟效之方,手迷挥运之理”。想要入展不亦谬哉!
二是“体相板滞”,也就是说整体散乱,无聚散,少节奏。草书的整体感是非常重要的,草贵流而畅,在多种矛盾的对比中,既要做到“纵横争擎”的挥运,又要有“钩环盘纡”的细腻笔墨控制。这对矛盾没有一定的案头功夫和字外的冶炼是难以达其妍妙的。
三是“笔相粗糙”。这类作品有一个共同问题,用笔很不讲究,其综合特征是:用笔散锋、破锋、扁、平、尖、削、薄。这与古贤讲的笔当用“筋书”背道而驰。何为“筋书”?简单地说便是“中锋圆劲”,就是“骨多肉少”。尤其草书在疾迅运动过程中有无数“转、折、涩、进”和笔锋角度、幅度、力度的节奏变化。但此类作品在用笔上与之相违相背,作品打开一眼便见“浊气满纸”。
四是“心相浅薄”。所谓心相浅薄,便是在作品上用心不专不深,既无一定深入传统的功夫和面貌,又是一种“信笔为体”的随手之作。并且在字法、草法、文本、美饰多个环节粗陋失察,谬误比比皆是。用笔、用纸、染色全不考虑书法艺术的最后效果,“穿衣戴帽、束腰蹬靴,浊气充斥”。这与书法本体雅化的笔墨艺术相距甚远。
第三,“五征分明”
言说了在初评及复评环节大量落选的作品特征,再说说这2%入展作品的美学导向。从复评的486件进入最后环节的220件,这2%的作品总体印象是“五征”明显。“五征”即五个特征:
一是风格雅正。雅正是雅化而后的一种正大气象,草书的雅正是一种“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青光”的收放和控制能力。这路风格一看便有种“亲切的遥远,熟悉的陌生”。笔墨中透出一种古雅之象,似曾相识燕归来。含英咀萃,吐纳芳华。无乖舛之象,无造作之意,好像一切都在意想之中,但越看越有一份意料之外的个性。这就是通常说的“吐纳经典、张扬个性”。可以看出,作者首先有良好的审美把握能力,如高速公路上的车辆,一切都在轨迹之内平稳畅快地行驶。
- 19岁那年,他对10岁女孩一见钟情,痴等6年后终于娶了她!
- 圣墟无始复活时代所驱,小黑狗的春天终于来了, 它将不再受欺负
- 黄日华版本的萧峰为何总戴破布帽,当他露出脑袋,终于明白了原因
- 时隔多年,终于读懂黛玉临终未说完的那句话
- 雷峰塔倒塌77年后,专家打开地宫,白娘子传说的真相终于被揭开
- 神雕结束后,深爱杨过的程英结局如何?答案终于有人说出!
- 如果换成是张无忌去参加聚贤庄, 结果会怎样? 答案终于被人说出!
- 王羲之这幅字在日本复原成功,此作曾毁于战火,如今终于“复活”
- 终于知道唐僧的通关文牒上写了啥?难怪各国看后都“毕恭毕敬”!
- 92岁书协专家谢云遭网友痛批:中毒太深,邪门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