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改写了哪几位历史人物原貌,弄得以假乱真( 二 )


这样的人物,为何到了《三国演义》里却变成了一副令人“厌恶”的小肚鸡肠的面孔呢?此完全是罗贯中老先生出于艺术创作的需要,他只有这样去编写,三国小说才会产生至今不减的生动魅力。
曹操的历史知名度,一般人是难以逾越的。
《三国演义》小说借周瑜之口说了句“名为汉相,实为汉贼”,自此,一顶“汉贼”帽子就戴在曹操的头上再也摘不下来了。
史料记载说:魏武帝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豫州刺史部谯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曹操在历史上,以其杰出的政治、军事才能,率部先后打败豪强袁绍、袁术、吕布等,逐步统一了中国北方。曹操还敢于打破世族门第观念,坚持用人唯贤。他的政治成就、军事成就、包括文学成就,都对后世影响很大。
这样一位伟大的历史人物,为什么被小说和有些记载描述为一个奸臣、汉贼呢?
在中国历史上,曹操并非一开始就是“白脸奸臣”。西晋陆机在《吊魏武帝文》中称曹操“建元功于九有,故举世之所推”。
唐太宗李世民在《吊魏太祖文》中,也称赞曹操“以雄武之姿,当艰难之运;栋梁之任当乎曩时,匡正之功异于德代”。评价极高。
曹操的形象由正到反的转变,出现在宋代。在苏轼的《东坡志林》中提到:“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频蹙眉,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即快。”
 《三国演义》改写了哪几位历史人物原貌,弄得以假乱真
文章插图
可见,这一时期的曹操的形象在民间已经不是好人的代表了。
元代民间艺人的讲史话本《三国志平话》,对于曹操已经明显予以丑化。罗贯中最后来了个概括拔高,他在《三国演义》中对于曹操的塑造,基本给曹操的奸臣形象彻底定了位。
有研究人士认为,造成曹操被丑化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历史上民族矛盾引起的。
从宋代到元末的几百年间,汉族屡遭外族入侵和残酷压迫统治,使得汉族人民不得不奋起反抗,有了“还我河山”的呐喊。
罗贯中又以当时最为流行的《三国平话》故事作为素材来创作,站在“贬魏颂蜀”的角度,把刘备、诸葛亮的蜀汉政权,当做汉族正宗来怀念。而把董卓、曹操之流看成是败坏汉室江山的逆贼。加上在历史上曹操也确有不佳记载,因此,曹操终于由一个有本事的政治家、一个英雄,变成了“白脸奸臣”。
《三国演艺》书中,对曹操形象是围绕“奸雄”二字来塑造的。即“奸诈卑鄙、野心勃勃”。还给其赋予了一句名言:“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小说中围绕“奸雄”,夸张描述了曹操许多“龌龊”行为举止,进而完成对其形象丑化的需要。
现代的同名电视剧,在剧本改编时,则开始重视从现实社会环境的角度为曹操这一人物定位。既保留了曹操作为“奸”的一面,又展示他作为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亦即“雄”的一面,使其性格特征显得更加丰满。
剧中曹操的“奸”不再是那种卑贱猥琐,鼠目寸光的小人之诈,但他的“雄”也不纯粹是那种光明磊落,襟怀坦荡的君子之雄。
把曹操的桀骜凶残放在群雄争霸,封建割据的历史背景中,把他的政治抱负放在这个大的背景下加以刻画。让他的狡诈凶狠与治国安邦的雄心联系在一起。经过这样处理,不仅没有扭曲人物,反而使之成了一个活生生的、有雄(野)心,又有手段,为达目的不惜一切的封建时代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的典型形象。
曹操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曾说:“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在那样一个改朝换代已经毫无悬念的局面之下,曹操终其一生,虽三分天下有其二,他却一直保留了汉臣的名份,从没有称帝。
虽然曹操一生对不起的人很多,可唯独不包括汉献帝刘协。
曹操始终没有宣布刘协是“足下非刘氏子、不当立”,进而废之杀之,反倒进三女为其妻御。曹操儿子曹丕代汉后,更允许刘协在山阳郡封地奉汉正朔和服色,建汉宗庙以奉汉祀,当一个一郡天子到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