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改写了哪几位历史人物原貌,弄得以假乱真( 四 )


刘禅 刘禅即蜀汉怀帝,又称蜀后主。但他的真名远没有他的乳名“阿斗”响亮。围绕他的成语典故“乐不思蜀”,至今还被常用。民间的歇后语也有“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阿斗的江山——白送”等等。
三国演义中,将诸葛亮六出祁山失败的原因归咎于后主刘禅,理由为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所以诸葛亮无可奈何,只能英雄含恨而终。
但事实上,诸葛亮去世之后,刘禅还执政了29年,并不是“扶”不起来。
 《三国演义》改写了哪几位历史人物原貌,弄得以假乱真
文章插图
通过小说描述,刘禅被归属于弱智、无能的一类。说他是“扶不起来的阿斗”。主要缘于几个原因:
一是说刘禅亲政后信小人远君子。这未免偏颇,也没有史实依据;二是说他不战而降。当时,他对不肯投降的儿子说了一段话:“现在大臣都说要投降,你却仗血气之勇,想要让满城流血吗?”;三是说他没心没肺。蜀国灭亡后,刘禅被带到了洛阳。司马昭招待他,而宴会上所演奏音乐舞伎跳舞蹈是蜀国的,像当年韩信搞的四面楚歌。蜀国投降的大臣都痛哭流涕,刘禅却谈笑自若。还留下了“乐不思蜀”的蔑闻。但换一个角度看,此时的刘禅已为菜板上的“鱼肉”,表现出“没心没肺”,未尝不是一种自保良策。史实上,刘禅却是中华历史上鲜见的亡国之后得以善终的君主。
历史上真实的刘禅,基本被小说和野史扭曲了形象。
刘备临终前,曾特意叮嘱刘禅:“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果然,对于事无巨细,大权独揽的诸葛亮,刘禅也基本上做到了凡事谦让,“以父事之”。按照常规,诸葛亮本应及早还政与刘禅。北伐前夕,诸葛亮依旧把刘禅当作孩子,特派心腹“监管”,“后主益严惮之”。不仅如此,还在《前出师表》中,透露出对刘禅的不满情绪,象对待孩子一样提耳面教刘禅的“亲闲臣,远小人”。而青年君主刘禅从大局考虑,委曲求全。
刘禅不仅有肚量,而且很有头脑。诸葛亮急于北伐,刘禅却头脑很清醒,他规劝说:“相父南征,远涉艰难;方始回都,坐未安席;今又欲北征,恐劳神思。”尽管诸葛亮置他的规劝与不顾,但北伐决议一旦形成,刘禅还是全力支持。诸葛亮用人失误后很内疚,刘禅则安慰说:“胜负兵家常事。”诸葛亮自贬三级不久,为了不影响诸葛亮的权威,刘禅在诸葛亮打了胜仗就马上恢复了他的原职。
诸葛亮最初曾评价后主“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虽说这有点奉承讨好之嫌,但至少大部分是属实的。
诸葛专权,实际对刘禅很有刺激。在诸葛亮死后,刘禅反对为其立庙。但在众人的一再要求下,他也没有固执己见。
刘禅还顺乎民意,始终没有丢掉诸葛亮这面旗子,从而保证了政局的长期稳定。如此贤德的表现,在专制制度的历史长河中,应当算是奇葩。
有人说,《三国演义》小说是“以文乱史的文本”、“兴妖造神的艺术”,这对一部名著未免太尖刻。
其实,《三国演义》这本书不算是罗贯中一个人独立创作而成的。他不过是当时那些民间传说以及说书人讲出来的史话的搜集归纳者,由他编撰成书而已。
《三国演义》改写了哪几位历史人物原貌,弄得以假乱真】在《三国演义》书中,为了艺术创作而改变了真实历史面目的,不仅本篇所说的这几位,还有关羽、诸葛亮、廖化、王朗(王司徒)等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