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的少林寺竟然只有一座真正古建、少林功夫实证——千佛殿


 现今的少林寺竟然只有一座真正古建、少林功夫实证——千佛殿
文章插图
前日,去仰慕以久的登封少林寺游览,听导游讲解,整个少林寺除了最后一座千佛殿,其他早毁于1928年的?一场大火,现在看到的都是复建品。仅存的这千佛殿,其实是历代少林武僧习武的秘密场所,因清代统治者惧怕少林僧人造反,僧人只能暗中习武。这激起了我的好奇心,一查究竟。
? ??在清初之时,清廷虽有严格禁止民间宗教组织的法令,但当时民间的反清教会、教门并不太明显,力量也比较薄弱,而且这些初兴的民间宗教组织并未与少林寺及少林功夫有什么关系。所以,清初时,清廷并没有把少林武僧的聚众习武等同于民间秘密的反清组织,也没有采取限制和禁止措施。相反,在清初之时,满清对禅宗祖庭少林寺还是相当支持的,对寺院的政治待遇和明朝也差不多:“河南嵩山少林禅寺,自达摩面壁传心之后,为天下佛门之祖庭。凡嗣位传法者,俱请钦依礼部札付主持少林,提衍禅学,嗣祖传灯,钤束僧众。如儒门之衍圣,道达之真人。千百年于兹,不随世代变迁者也。”(3)明末清初少林寺住持海宽,于崇祯十二年(1639年)得到明王朝钦命文书出任住持,清朝定鼎后,即于顺治三年(1646年),沿用明朝旧制给少林寺住持(方丈)海宽以钦命住持衔,因海宽足疾未赴京领命。顺治十三年(1656年)底,海宽赴京次年抵京后正式领取朝廷钦依礼部颁发的札子(公文),正式出任少林寺钦命住持。在顺治九年(1652年)至十年时,清朝官府还大修了一次少林寺(4)。由此,清初之时,少林寺武僧和明朝一样可以公开习武。这些,清初诸多史册的记载可证。
进入清朝康熙中后期,随着民间反清教会力量的壮大,在“反清复明”的旗帜下,为了达到反清目的,民间教会便开始寻觅反清力量。于是久负盛名的少林功夫及少林僧兵成了民间秘密结社组织教门利用的对象。利用少林功夫作为反清武器的民间教会,最有代表性的是天地会和白莲教。
清康熙五年(1666年)海宽去世后,按旧制本应重新钦命住持,但清廷却终止了对少林寺住持的任命,使传承了数百年的钦命住持制度宣告终结。之后,在清廷的压制下,少林寺出现了相当混乱的局面,以致“法堂草长、宗徒雨散”。(17)
 现今的少林寺竟然只有一座真正古建、少林功夫实证——千佛殿
文章插图
到清朝雍正时,在清廷的压制下,少林寺败落更加明显,面对赫赫禅宗祖庭的凋零,河东总督王士俊感慨道:“登封少林,乃系东土初祖道场,九年传冷坐之心,五叶启宗门之绪。法灵普覆,慧日光涵,缘自历代相沿,迄今实多颓圮。”(18)为此,王士俊奏请皇上重修少林寺。在得到王士俊奏折后,雍正帝下圣旨批准重修少林寺。但在雍正批准重修少林寺的圣旨中,对少林的门头房(家族式庭院)却给以严厉训责:“朕览图内,门头二十五房,距寺较远,零星散处,俱不在此寺内之内。向来直省房头僧人,类不守清规,妄行生事,为释门败种。”(19)为此,雍正帝特下令拆除了少林寺周围二十五座远离寺院的“门头房”。这25座门头房,过去大多都是少林寺武僧的练功场。由于雍正对少林寺心怀不满,所以在上谕中甚至对寺院修好后由谁来做方丈一事,他也不同意由少林寺僧担任,而是想从京师中调帝王信任的僧人充任:“至工竣后,应令何人住持,候朕谕旨,从京中派人前往。”(20)由此可知,雍正对少林寺的态度虽不象对民间教会那样严酷,但限制还是很多的。
随着民间教会利用少林功夫反清活动的高涨,雍乾之时,清廷甚至把少林武僧的演武和传武活动视为“邪教”的帮凶。清乾隆五年(1740年),河南巡抚雅尔图奏折可证:“豫有少壮之民,习于强悍,多学拳棒。如少林寺僧徒,向以教习拳棒为名,聚集无赖、凶狠不法之辈,效尤成风。邪教之人传意诱骗此等入伙,以张羽翼。”(21)从雍正开始,在清廷及官府禁止少林寺僧人聚众习武和传武的情况下,少林寺僧人为了保全自己,避开清廷的追查,于是习武活动从公开变成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