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究竟是何人?《鬼谷子》这本书究竟高深在什么地方?( 二 )


上面提及刘向《说苑·善说》中有“鬼谷子曰”一段,可见两汉时社会上已然流行鬼谷子学说。且晋时有陶弘景的注本,刘觑亦在《文心雕龙》中也有简单评价。近现代以来,诸如余模、许富宏等学者从用韵方面指出《鬼谷子》-一-书体现的是战国时期的文体风格,《鬼谷子》中大量排比句的用法,也与先秦文体风格相似。鬼谷子思想,大多有关游说纵横,只有在战国这种礼崩乐坏的社会动乱时期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抵戏》篇有云;“天下纷错,上无明主,公侯无道德,则小人贼馋,贤人不用,圣人窜匿,贪利诈伪者作,君臣相惑,土崩瓦解而相伐射,父子离散,乖乱反目,是谓萌芽戏罅”3这些描述正是社会动荡、道德失范的真实写照。除此之外,《鬼谷子》多处出现“朕”字,《捭阖》篇有“见变化之朕”,《内楗》篇有“出无间,入无朕”l5等。而“朕”字自秦始皇后便一直都是皇帝自称,人们是不可能会冒着危险刻意使用“朕”字以作伪。
鬼谷子究竟是何人?《鬼谷子》这本书究竟高深在什么地方?
文章插图
《鬼谷子》的纵横谋略思想在诸国争霸纷乱的战国时期才有其用武之处,汉代以后“废黜百家,独尊儒术”,鬼谷子的“阴谋”“阳谋”与儒家的仁义礼智显然是格格不入,受到儒家学者的不屑、批评甚至质疑也属必然。所以笔者认为《鬼谷子》并非后世伪作,而是早在战国就已成书,成书时间应在《老子》之后《庄子》之前;而战国时的著作多以己名命名,所以《鬼谷子》的作者就是鬼谷先生本人。
篇目内容
《鬼谷子》分上中下三卷,上卷为《捭阖》、《反应》、《内楗》、《抵戏》四篇,中卷为《飞钳》、《忤合》、《揣》、《摩》、《权》、《谋》、《决》、《符言》十二篇(《转丸》《肤乱》亡佚),下卷为《本经阴符经》、《持枢》、《中经》三卷。上、中卷主要讲谋略和权术,下卷主要讲修养精神,用内在的精神去处理外在事物。
纵横家之所以被称作是“捭阖纵横之士”,源于第一篇--—-《捭阖》。“捭”即打开,就是说出己方观点,以引出对方的看法及实情;“阖”即闭合,就是己方保持沉默,倾听对方观点。首起第一段开宗明义,是本篇乃至全书的立论根据,认为阴阳二气相互作用产生世间万物之开合,而圣人最能掌握阴阳开合之道。将阴阳开合运用到纵横术中就是表现在言谈技巧上自己如何开口发言;如何诱使对方发言以探对方虚实;如何使用“料情”、“辨明同异”“合道”等等方法,针对不同对象不同情况,采取捭阖的手段。
《反应》篇阐述了“反”、“复”这两种游说技巧,“应”是两种技巧产生的效果。首先强调运用“反”、“复”的技巧,鉴古观今,知己知彼;之后诱导并倾听对方发言,反复加以推敲,获取对方实情,就能制定相应策略,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人必先知己,才能进退自如。“反应”术重在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变化,以柔克刚,“见微知类”,达到高深莫测的境界。
《内楗》篇中“内者,进说辞;楗者,楗所谋也”1,意思是“内”,就是要向君主进献说辞;“楗”,就是和君主关系好比门栓与门,钥匙与锁一样亲密无间。首先分析君臣间有“远而亲”,“近而疏”的关系,所以要使用特别手段来取得君主的信任;接着阐述君臣间产生上述关系的原因,进一步指出掌握实情、真心才是致胜关键;最后针对不同对象、情况,将“楗而内合”、“楗而反之”“飞之”“迎而御之”、“因危与之”等策略技巧灵活运用到实际中。
《抵戏》篇所涉及的是纵横人士的从政原则及态度。“抵”有接触的意思,可以引申为利用、处理;“戏”是缝隙、裂缝的意思;“抵戏”就是处理裂缝,注《飞钳》篇讨论的是控制对方的方法。“飞”有飞扬、褒奖的意思;“钳”有钳制对方的意思。就是研究并利用对方的性格、才能、喜恶,使用言语称赞、累以重任、财货笼络等诸多方式,拔高对方,使对方得意忘形露出破绽从而控制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