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结束了!曾服务方舱医院的最后一台移动CT完成使命


#放射科#结束了!曾服务方舱医院的最后一台移动CT完成使命
本文插图
管政在移动CT前留念
结束了!最后看一眼朝夕相处一个多月的工作伙伴——移动CT车 , 浙江援鄂医疗队的放射医生管政和技师俞亮一时感慨万千 。 武汉方舱医院已于近日闭舱 , 3月28日 , 服务于方舱医院的最后一台移动CT完成使命 。
就职于浙江省人民医院放射科的他俩作为浙江国家紧急救援队成员 , 于2月4日驰援武汉 。 胸部CT检查是筛查和诊断新冠肺炎的重要手段之一 , 入驻方舱医院的医护人员面临一个棘手问题——方舱医院基本由体育馆等非医疗机构改建而成 , 原有放射设备无法移动 , 患者进行放射检查很不方便 。 于是 , 配套于武汉方舱医院的移动放射室应运而生 , 管政与俞亮也真正有了用武之地 。
#放射科#结束了!曾服务方舱医院的最后一台移动CT完成使命
本文插图
在黄陂方舱医院放射检查室
终于干上本职工作
“2月14日 , 进驻武汉第11天 , 从江汉方舱医院来到黄陂方舱医院 。 得知移动DR(放射设备)即将到位 , 真是高兴 , 我和俞亮终于可以做回放射科老本行了!”尽管已过去一个半月 , 管政仍清楚地记住那个日子 。 这天下午6点左右 , 黄陂方舱的移动DR配送到场 , 管政和俞亮立即兴冲冲赶赴现场接收设备 。 看到无比熟悉的DR机器 , 他俩喜上眉梢 , 就像战士有了趁手的武器 。 虽然只有移动DR、IP板、笔记本电脑 , 但能够实现登记信息、采集摄像、书写报告、打印胶片的基本功能 。 “搭建好‘黄陂方舱医院放射室’ , 有种终于轮到我们闪亮登场的感觉 , 一下子就有了状态 , 很期待接下来的工作 。 ”
19日这天 , 管政和俞亮都很兴奋 , 一共完成14个病人的检查 。 管政说 , 这个工作量放在普通医院里不算什么 , 也就最多半小时的事情 , 但在方舱医院的简陋条件下 , 获得这个结果很不容易 , 过程充满了艰辛 。 接着 , 管政还试着和杭州的大本营进行对接 , 把图像传输回浙江省人民医院放射科的远程影像会诊平台 , 请专家组们会诊给出准确诊断 , 虽然网速较慢 , 但能实现远程阅片 , 这让身在武汉一线的他们增添信心与底气 。
喜事不断 。 换防到光谷日海方舱医院后 , 高大上的移动CT检查设备陆续配置至武汉若干较大方舱医院 。 “那真是鸟枪换炮了 , 这种可移动的厢体式应急CT设备能满足放射室要求 。 ”管政和俞亮在安装过程中深有体会 , 安装在一个集装箱内的价值逾百万的移动CT , 内置了操作间、检查室 。 “麻雀虽小 , 五脏俱全” , 由于其灵活机动性 , 移动CT可根据实际需要放置在方舱医院病区附近 , 方便病人就近进行CT检查 。 国产CT还充分考虑本国国情及使用逻辑 , 操作简单易上手 , 检查高效便捷 。
可惜的是 , 管政和俞亮安装好还没上手 , 又接到命令 , 随浙江国家紧急救援队赶赴武汉市袁家台医院 。 “听说那儿也配置了移动CT , 心情一下阴天转晴 。 ”
#放射科#结束了!曾服务方舱医院的最后一台移动CT完成使命
本文插图
在光谷日海方舱医院吊装移动CT
度过一段难忘的日子
“刚来到袁家台医院时 , CT检查设备 , 网络传输 , 用于阅片的pacs工作站等都没有 。 ”管政和俞亮下定决心 , 一切从头开始 。
说干就干 。 移动CT位置确定后 , 紧接着就是搭建网络 , 开始医院并没有相关的工程师 , 只能依靠管政和俞亮自己解决 , “我们一边通过电话寻求远在杭州大本营的工程师的帮助 , 一边实地搭线建立网络及工作站 , 由于移动CT在污染区 , 所有的活动都必须穿着防护服进行 , 护目镜上的雾气 , 防护手套的操作不便等等 , 给现场操作带来了很多麻烦 , 2月份的武汉依旧寒冷 , 但汗流浃背是我们的工作常态 。 ”经过两天起早贪黑的不懈努力 , 管政和俞亮终于在移动CT集装箱内架构起了网络及简单的阅片系统 , 初步打通了CT检查、阅片、诊断这一工作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