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人物」人工智能都做了什么?,为了战胜新冠肺炎( 三 )


他们试图布局医疗之初 , 没能获得行业外大多数人的理解 。 当时的人们只知道 , 最聪明的AI可以迅速识别一张图像和另一张图像的不同 。 但如何让它们“找到”病灶?医疗界的态度似乎不那么敞开 。
依图医疗副总裁方骢至今记得 , 2017年她带着AI技术找医院谈合作的时候 , 人工智能在医疗界的应用还存在巨大的争议 , 很多城市的医院态度十分谨慎 。 “有医生说 , 人工智能是反人类的技术 。 ”
但湖北的医生给她带来了很大的惊喜 。 他们对AI抱着批判的态度 , 但又愿意给方骢实验的机会 , 好不好用 , 让成果说话 。 研究取得实质性进展之后 , 依图医疗的care.ai胸部CT智能4D影像系统落地使用 , 不仅能够检出单一肺结节 , 而且可以着眼于整个胸部CT影像 。
这让医生们阅片不再完全依靠经验和大脑 , 而多了一个可以信赖的AI助手 。 截至2018年底 , 依图在武汉同济协和医院累计安装了100多个客户端 , 辅助诊断15万人次 , 100多个客户端的使用率达到了百分之百 。 这个案例也得到了国家层面的肯定 , 入选了2019年国家卫健委组织的“医疗健康人工智能应用落地30最佳案例” 。
自主研发AI芯片的布局也在2019年看到了成果 。 2019年5月9日 , 依图科技CEO朱珑在发布会上向业界展示了依图求索 , 一款深度学习云端芯片 , 具备市面现有同类主流产品2~5倍的视觉分析性能 , 并且从设计到制造全部实现了国产化 , 让优秀算法不必受限于算力瓶颈 。
随着服务的不断提升 , 医院对AI技术的依赖也在加深 。
从开始接触到技术在武汉的五家带头医院落地 , 方骢只花了三个月的时间 。 她觉得自己遇到了最好的客户群 , “我甚至没有请专家们吃过一顿饭 。 ”
「每日人物」人工智能都做了什么?,为了战胜新冠肺炎
文章图片
4
因为前期已经有了合作 , 新冠肺炎爆发后 , 30多家医院除了一两家没有被列入定点收治的专科医院外 , 其他医院都顺利用上了新冠肺炎辅助诊断系统 。
交通限制一度阻隔了依图员工带着服务器去现场实施的可能 。 为了方便医生升级系统 , 依图制作了演示视频 , 武汉一线的医生可以在没有专业人员的帮助下 , 自己照着视频完成系统的升级 。
直到今天 , 程序员们也没有停下来休息 。 根据医生不断反馈的需求 , 他们仍然不断优化着系统 , 经常一天之内就迭代一个全新的版本 。
2月5日 , 国家卫健委推出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 , 规定将CT影像结果作为临床诊断病例的诊断标准(限湖北省) 。 这也意味着 , 对于新冠肺炎病情评估和疗效评价 , 开始更加信赖对CT影像辅助诊断系统的定量评价 。
CT影像辅助诊断作为诊断疫情的第二道防线 , 能够确保第一时间发现无症状病人 , 对疑似患者进行比较准确的诊疗 , “把50%的假阴性的概率也降下来 。 ”
“我从来没有在这么短的时间内 , 面对过这么多熟悉的人消失在这个世界上 。 ”虽然人在杭州忙碌 , 但方骢的父母和女儿都被疫情留在了武汉 。 一度 , 不断增加的死亡人数让父亲的情绪濒临崩溃 。 有一天 , 父亲因为吃不到想吃的蔬菜而发了脾气 , 方骢没办法 , 在电话那头拿出《论持久战》 , 一段一段给父亲念 。 以前她脾气急 , 父亲常拿这篇文章教育她 。
唯一让方骢安慰的是 , 自己和所在的团队正在开足马力做能做的事情 。 在研究CT影像辅助诊断系统的同时 , 依图还开发了24小时在线的智能助手小依医生 , 帮助人们在手机端快速查询附近的发热门诊 , 进行同城患者查询和小区疫情查询 , 找到患者求助通道 。
小依医生的开发也是一场闪电战 。 1月29日晚新冠肺炎小依医生项目启动 , 2月3日内部测试版交付 , 2月5日在第一家医院上线 , 与此同时 , 研发组在讨论过程中发现了更友好、更有话题感的游戏化产品形态之后 , 依图借调人员组建了另一支团队 , 启动了疫情知识达人项目 , 2月3日开工 , 2月6日内部测试版交付 , 2月8日正式上线 , 与小依医生实现双向打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