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一战高手为何大多是二战笨蛋 因为战场真的不认人情世故

一战高手为何大多是二战笨蛋因为战场真的不认人情世故
【爱历史】一战高手为何大多是二战笨蛋   因为战场真的不认人情世故
文章图片
从嘉侃历史
发布时间:2022-03-2919:28
历史领域创作者
关注
【爱历史】一战高手为何大多是二战笨蛋   因为战场真的不认人情世故
文章图片
一战高手、二战笨蛋这是二战时期很常见的事情 , 一战中表现出色的贝当、魏刚等人在二战惨遭德军暴打 , 就连苏俄内战中表现出色的铁木辛哥、布琼尼等人都在二战中表现不佳 , 美军的麦克阿瑟(一战师长)也一度被日军打得很狼狈 。 在一战中当下士的希特勒 , 充当连营级干部的古德里安、曼施坦因、隆美尔等人反而表现出色 , 朱可夫等一战小字辈也成了二战巨头 。 这个反常现象要从军事装备的变化说起 , 军事装备的改变造成了战术上的一系列改变 , 让一战大佬都栽了 。
【爱历史】一战高手为何大多是二战笨蛋   因为战场真的不认人情世故
文章图片
一战和二战最显著的变化就是空地协同作战和大规模装甲部队的出现 , 老人家们不是不知道坦克 , 他们只是用错了坦克的战术和编制 。 在二战爆发时 , 法军的坦克数量和质量比起德军并不逊色 。 德军闪击法国的坦克数量是2700多辆 , 法军拥有3000多辆坦克 。 德军坦克的主力还是一号和二号坦克 , 三号和四号坦克数量不多 。 但是法军的装甲师数量只有两个(德军有十个) , 法国战役开始后还一把都扔到了比利时战场 。 法军大部分坦克都在步兵师中 , 在开战之初也大多被步兵师师长们浪费在比利时边境 , 没能追上自己的德国对手 。
【爱历史】一战高手为何大多是二战笨蛋   因为战场真的不认人情世故
文章图片
法军的这种配置就是老将们脑子没赶上时代的结果 , 他们在平时到处都有军界晚辈奉承 , 在兵种利益上也倾向于步兵 , 但德军的古德里安、隆美尔、曼施坦因们真不是他们的后辈 , 用打脸的战果告诉了他们“大人 , 时代变了” 。
【爱历史】一战高手为何大多是二战笨蛋   因为战场真的不认人情世故
文章图片
在二战中坦克作战形成了以进攻作战为主的战术 , 也形成了多兵种协同作战的原则 。 德军的原则之一就是坚决不能要求坦克等待步兵 , 让装甲部队尽可能地拥有单独编制 。 这是因为二战时期的步兵很难跟得上坦克 , 德军坦克进攻时紧跟它们的部队是装甲掷弹兵 。 装甲掷弹兵(名称是在1942年才有的 , 具体部队在法国战役时就出现了)就是机械化步兵的前身 , 他们乘坐装甲车跟随装甲部队作战 , 有数量众多的突击火炮、自行火炮当掩护 , 在装甲车上使用37毫米反坦克炮和铁拳火箭筒作战 , 机枪火力也超过普通的班排级单位一倍 。 装甲掷弹兵火力、机动性强 , 是德军装甲部队侦查地形、扩张战果的好助手 , 也是很受德军看重的新式部队 , 曼施坦因的儿子就在装甲掷弹兵部队服役 。
【爱历史】一战高手为何大多是二战笨蛋   因为战场真的不认人情世故
文章图片
而像法军那样把装甲营放在步兵师中则是装甲战的大忌 , 因为步兵师师长会把坦克部队当做快速移动的移动炮台使用 , 普通的步兵要么跟不上坦克 , 要么会被安排固守地形 , 很难和坦克部队打出高质量的配合 。 法军的老将们一方面固守一战经验 , 一方面还要考虑国内的反战声音 , 就采取了马奇诺防线固守的战略 , 和马奇诺固守战略相结合的就是把装甲营编入步兵师 。
【爱历史】一战高手为何大多是二战笨蛋   因为战场真的不认人情世故
文章图片
【爱历史】一战高手为何大多是二战笨蛋因为战场真的不认人情世故】法国老将们的思维模式 , 苏军将领也有 。 这并不奇怪 , 20世纪30、40年代本来就是装甲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 , 在1939年的美国陆军还用没有火炮的M2A3轻型坦克当主力 , 德军也以没有火炮的一号、二号坦克当突击箭头;到了1942年左右我们熟悉的二战坦克才大规模出现 。 20世纪三十年代巡洋坦克(装甲薄速度快火力强)、步兵坦克(类似于步兵坦克)的概念还十分流行 , 今天坦克机动性、火力性、防护性相结合的理念还没一统江山 , 坦克最大对手是敌人的坦克这一战术理念更没有创造出来 。
【爱历史】一战高手为何大多是二战笨蛋   因为战场真的不认人情世故
文章图片
步坦结合、空地结合等战术都被德军的军事学霸们最早琢磨出来 , 并应用于实战 。 法军和苏军也有类似的人才 , 但他们还都被一战老前辈压着 , 要到老人家身败名裂后才能出山 。 人情世故要认老前辈 , 但战场真不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