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史上的24道经典名题( 二 )
10.马塔尼茨基的算术题 有一个雇主约定每年给工人12元钱和一件短衣,工人做工到7个月想要离去,只给了他5元钱和一件短衣 。这件短衣值多少钱?
11.托尔斯泰的算术题 俄国伟大的作家托尔斯泰,曾出过这样一个题:一组割草人要把二块草地的草割完 。大的一块比小的一块大一倍,上午全部人都在大的一块草地割草 。下午一半人仍留在大草地上,到傍晚时把草割完 。另一半人去割小草地的草,到傍晚还剩下一块,这一块由一个割草人再用一天时间刚好割完 。问这组割草人共有多少人? (每个割草人的割草速度都相同)
12.涡卡诺夫斯基的算术题(一) 一只狗追赶一匹马,狗跳六次的时间,马只能跳5次,狗跳4次的距离和马跳7次的距离相同,马跑了5.5公里以后,狗开始在后面追赶,马跑多长的距离,才被狗追上?
13.涡卡诺夫斯基的算术题(二) 有人问船长,在他领导下的有多少人,他回答说:“2/5去站岗,2/7在工作,1/4在病院,27人在船上 。”问在他领导下共有多少人?
14.数学家达兰倍尔错在哪里 传说18世纪法国有名的数学家达兰倍尔拿两个五分硬币往下扔,会出现几种情况呢? 情况只有三种: 可能两个都是正面;可能一个是正面,一个是背面,也可能两个都是背面 。因此,两个都出现正面的概率是1∶3 。你想想,错在哪里?
15.埃及金字塔 世界闻名的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国王们的坟墓,建筑雄伟高大,形状像个“金”字 。它的底面是正方形,塔身的四面是倾斜着的等腰三角形 。两千六百多年前,埃及有位国王,请来一位名子叫法列士的学者测量金字塔的高度 。法列士选择一个晴朗的天气,组织测量队的人来到金字塔前 。太阳光给每一个测量队的人和金字塔都投下了长长的影子 。当法列士测出自己的影子等于它自己的身高时,便立即让助手测出金字塔的阴影长度(CB) 。他根据塔的底边长度和塔的阴影长度,很快算出金字塔的高度 。你会计算吗?
16.一笔画问题 在18世纪的哥尼斯堡城里有七座桥(如右图) 。当时有很多人想要一次走遍七座桥,并且每座桥只能经过一次 。这就是世界上很有名的哥尼斯堡七桥问题 。你能一次走遍这七座桥,而又不重复吗?
17.韩信点兵 传说汉朝大将韩信用一种特殊方法清点士兵的人数 。他的方法是:让士兵先列成三列纵队(每行三人),再列成五列纵队(每行五人),最后列成七列纵队(每行七人) 。他只要知道这队士兵大约的人数,就可以根据这三次列队排在最后一行的士兵是几个人,而推算出这队士兵的准确人数 。如果韩信当时看到的三次列队,最后一行的士兵人数分别是2人、2人、4人,并知道这队士兵约在三四百人之间,你能很快推算出这队士兵的人数吗?
18.共有多少个桃子 著名美籍物理学家李政道教授来华讲学时,访问了中国科技大学,会见了少年班的部分同学 。在会见时,给少年班同学出了一道题:“有五只猴子,分一堆桃子,可是怎么也平分不了 。于是大家同意先去睡觉,明天再说 。夜里一只猴子偷偷起来,把一个桃子扔到山下后,正好可以分成五份,它就把自己的一份藏起来,又睡觉去了 。第二只猴子爬起来也扔了一个桃子,刚好分成五份,也把自己那一份收起来了 。第三、第四、第五只猴子都是这样,扔了一个也刚好可以分成五份,也把自己那一份收起来了 。问一共有多少个桃子? 注:这道题,小朋友们可能算不出来,如果我给增加一个条件,最后剩下1020个桃子,看谁能算出来 。
19.《九章算术》里的问题 《九章算术》是我国最古老的数学著作之一,全书共分九章,有246个题目 。其中一道是这样的: 一个人用车装米,从甲地运往乙地,装米的车曰行25千米,不装米的空车曰行35千米,5日往返三次,问二地相距多少千米?
20.《张立建算经》里的问题 《张立建算经》是中国古代算书 。书中有这样一题:公鸡每只值5元,母鸡每只值3元,小鸡每三只值1元 。现在用100元钱买100只鸡 。问这100只鸡中,公鸡、母鸡、小鸡各有多少只?
21. 《算法统宗》里的问题 《算法统宗》是中国古代数学著作之一 。书里有这样一题: 甲牵一只肥羊走过来问牧羊人:“你赶的这群羊大概有100只吧”,牧羊人答:“如果这群羊加上一倍,再加上原来这群羊的一半,又加上原来这群羊的1/4,连你牵着的这只肥羊也算进去,才刚好凑满一百只 。”请您算算这只牧羊人赶的这群羊共有多少只?
22.洗碗(中国古题) 有一位妇女在河边洗碗,过路人问她为什么洗这么多碗?她回答说:家中来了很多客人,他们每两人合用一只饭碗,每三人合用一只汤碗,每四人合用一只菜碗,共用了碗65只 。你能从她家的用碗情况,算出她家来了多少客人吗?
- 吃什么水果可以消炎 消炎的食物和水果
- 2016数学智力题推荐:计算最佳出行时间
- 数学文化分解质因数数学儿歌
- 小学数学文化比例尺数学儿歌
- 长倒刺是因为缺维生素 长倒刺缺什么维生素
- 趣味数学文化小故事:一元钱去哪了
- 心里难受
- 最新的数学文化比例与反比例数学儿歌
- 让人深有感触 深有感触是什么意思
- 数学文化有理数加减法数学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