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聊斋《黄英》中的诗化倾向——新品菊花醉陶到底有何内涵( 二 )


且从深层次上看 , 安贫乐道与自食其力并不是一个互相冲突的概念 , 所谓贫贱夫妻百事哀 , 再理想的生活状态也需要为现实让步 。 毕竟人们生活在一个由各种生产关系连接而成的物质世界中 , 没有人可以不受现实的因素的影响 。 至于赏花为雅 , 贩花为俗则不必单纯以行为为判断标准 , 只要真心爱菊 , 赏菊 , 不必拘泥于爱它的形式 。 况且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 , 誓不出仕 , 与魏晋时期司马氏的黑暗统治 , 官场上的黑暗污浊有着密切的关系 , 这是他自全其身 , 保持个人高洁形象 , 理想操守的一种方法 , 而我们显然并不面对着这种复杂的情况 , 过于拘泥形式则会显示个人的迂腐 。 这也是马子才是学习陶渊明行为 , 而未学到其人格气质重要内涵的一个方面 。
陶渊明精神的新发展——"醉陶"的出现【『文化人』聊斋《黄英》中的诗化倾向——新品菊花醉陶到底有何内涵】陶三郎听从马子才的安排 , 放弃金陵的经商 , 归家与姐姐 , 姐夫共同居住 , 不择婚 ,
只是每日与其共棋酒 。 而陶素豪饮 , 从不见其沉醉 , 这在深处含义上可以看做是陶渊明的化身 , 渊明素好酒 , 这在魏晋时期也是一种名士风度的体现 。 而陶三郎 , 性陶 , 好饮 , 无疑是陶渊明形象的一种体现 。
陶三郎偶一沉醉 , 则扑地为菊 , 这让我们清楚的知道他和姐姐黄英其实是"菊花精"的化身 , 而他的身上则更多体现出了陶渊明个人气质与菊花的融合 。 后来 , 陶三郎沉醉而亡 , 化而为菊 , 黄英拾其根茎 , 埋于盆中 , 此后盆中花渐萌 , 九月既开 , 短干粉朵 , 嗅之有酒香 , 名之"醉陶" , 浇以酒则茂 。 这是一株新的菊花品种 , 这一新的菊花品种的出现 , 可以看作是陶渊明精神的新的发展 , 它的酒香和菊花直接继承自陶渊明本身的人格气质 , 而它的短干粉朵的特点则可以看作是在商品经济社会中受商品风气影响而培育出的新的品种 。
『文化人』聊斋《黄英》中的诗化倾向——新品菊花醉陶到底有何内涵
文章图片
从故事的结局上看 , 马子才和陶氏姐弟精神的较量中没有纯粹的胜利者 , 马子才向贩菊为业的陶氏姐弟服输 , 而陶氏姐弟也接受马子才的想法 , 从此闭门不复业菊 , 陶三郎更是间接因为马子才而"死亡" 。 他们实际上是一种互相妥协的结局 , 文中新品菊花"醉陶"的出现 , 也表现出了在清代"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下蒲松龄对于传统文化精神的新的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