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汤的做法 产后生化汤的做法

生化汤是什么?生化汤是妇女产后的常用方剂,某些地区习惯将此方作为产后必服之剂 。中医认为,淤血不去,新血不生 。本方能化淤生新,所以名为“生化汤” 。方药组成全当归24克,川芎9克,桃仁(去皮尖)6克,干姜(炮黑)2克,炙甘草2克 。用法一般是从产后第3天开始,水煎服,或酌加黄酒同煎 。每日1剂,分2次服 。连续服用3~7剂即可 。功效养血祛淤,温经止痛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生化汤有增强子宫平滑肌收缩,抗血栓,抗贫血,抗炎及镇痛作用 。主治产后血虚受寒,淤阻胞宫所致腹痛 。临床表现为产后恶露(产后排出的带血分泌物)不能流出,小腹冷痛 。中医认为由于分娩时失血耗气,所以产后多血虚,寒邪乘虚而入,寒凝血淤,容易致使恶露不能畅行,淤血凝滞,引起小腹冷痛 。这种产后腹痛是因血虚、血淤夹寒引起的,在治疗上,用药的基本原则应是补虚、化淤、散寒,生化汤就是针对这种情况而设的 。补虚,化淤,散寒生化汤中当归味甘、辛,性温,能补血活血,温经祛寒,化淤生新,正合病机,且在方中用量最大,为方中主药;川芎,辛温走串,不仅能活血化淤,又能行气,为“血中气药”;桃仁能活血化淤;炮姜辛温,能入血散寒,温经止痛,又兼有止血作用;炙甘草能益气健脾,又能协调药性;黄酒能温通血脉以助药力 。诸药相配共成养血祛淤、温经止痛之剂,可补虚、化淤、散寒,从而达到化淤止痛的治疗目的 。补不留淤,活不伤血妇人产后,体质多虚寒,出血与淤血多并存 。对产后寒凝血淤腹痛之证,若单纯或过量应用温热、活血化淤之药,恐有耗气伤血之虑 。所以本方虽重在温通化淤,但其药物配伍特点为“温中寓补,补中寓通,通中寓塞” 。炮姜、甘草、当归同用,是温中寓补;当归、桃仁、川芎同用,是补中寓通;川芎、桃仁、炮姜同用是通中寓塞(止血) 。生化汤兼顾了产后体质虚寒,出血与淤血并存的病理机制,补不留淤,活不伤血 。
生化汤的做法 产后生化汤的做法
产妇喝的“生化汤”怎么个做法(自己买材料做)?要详细的哦!材料:当归(去心)8 钱、川芎6 钱、桃仁(去心)5 分、黑姜5 分、炙草(蜜甘草)5 分
做法:1. 将米酒700 毫升连同上述药材,以慢火熬煮1 小时后,将约有200 毫升的药酒,倒出备用 。
2. 以煮过的药材,再加入米酒350 毫升,以慢火熬煮半小时至约剩100 毫升的药酒 。
3. 将1、2 混合在一起,装进保温瓶中,分3 次在1 天内喝完,喝的时候不要一口饮尽,而是应该一小口一小口地慢慢啜饮 。
4. 另外也可在预产期前两个月,用700 毫升的米酒浸泡药材,然后在生产后以上述方法煎煮 。
饮法:1. 自然生产者须连续服用7 天的生化汤,也就是7 帖药材 。2. 剖腹产者要加倍服用两周,一共是14 帖 。
3. 体力衰弱、恢复力差的产妇,则要连续服用3 周 。v亲说:“产妇只要喝下一滴水,膨胀的肚子就无法收缩,会影响一辈子的体形 。”当年并没有人为我解说这些禁忌的原理,我只是乖乖听令于长辈,但我内心明白,这些传统中必然存在着人类祖宗的智慧 。以下是生化汤的做法:
生化汤调养原理
台湾俗语说:“月内无作好,呷老就艰苦 。”产后的坐月子食补原则,就是以较热性的食品来达到补血、补奶、补虚的功效 。在中国对食物、药物的传统分类中,非常强调食物的冷、热属性与人体之间的关系 。人体就如同自然界,也有阴阳之气,其运行之道亦在乎阴阳的平衡和谐;阴代表水、月、寒,阳代表火、日、热 。体内气血运行是否正常,与食物的摄取息息相关,而以冷热平衡为最重要原则 。
产妇在生产之后,因失血过多而使身体处于虚、冷的状态,所以进补的时候忌吃生冷之物,只能吃热性或温性的食品,以取得虚、实、冷、热之间的平衡 。
根据以上的食补原理,产后的调养食物,都是以麻油炒老姜为主料,再将其他材料(猪腰、猪肝或鸡肉)放入一起烹调 。每道菜都要先把老姜爆透、炒成浅褐色,才会对人体产生作用,刺激体内脏器,使其活化,促使身体从内部暖和起来,同时消解身体的疲劳;并能将子宫内的废物清除干净,促进子宫收缩与体内新陈代谢 。此外,米酒也是不可或缺的材料,可以改善产妇的血液循环,并且将怀孕期间积存的老旧废物,完全由体内排出 。
在物资匮乏的古早时代,蛋白质供应有限,肉比蔬菜贵,内脏又比肉还昂贵;但在台湾传统观念中,无论家庭经济情况如何,每一个产妇都可以吃足7 副猪腰 。猪腰可说是食补中的圣品,这也显示出台湾人对产妇的尊荣礼遇,算是相当特有的文化 。产妇在坐月子的第一周吃7 副猪肝,第二周吃7 副猪腰,第三、四周再吃麻油鸡酒,才是最完整的食补调养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