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最强悍卒的经典战斗——丁奉雪中奋短兵

三国最强悍卒的经典战斗——丁奉雪中奋短兵 。
冷兵器时代打仗,最重要的就铠甲齐备,部伍整肃 。凡两军交战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披甲执兵 。
因为枪矛如林、刀箭横飞的战场上,坚固的铠甲就是士兵敢于与敌人白刃相争的勇气所在,这是最重要的 。
然而,如果有将领在临接战前,为了抢先机敢于反其道而行之,下令让麾下士卒脱去铠甲发起冲锋,而士卒们也胆敢毫不犹豫奉令执行的 。
那这样的队伍,肯定就是悍将率领下的百战精兵 。
但是这种战例,在古代战争史上是非常罕见的 。
三国时代东吴将军丁奉,就打了这样一场罕见的战斗,且凭借此战名扬天下 。下面,来看一看这场战斗经过:
公元252年,孙权病逝 。
急欲建功立威的魏国新任大将军司马师,命其弟司马昭为都督,督诸葛诞、胡遵等诸将大举伐吴 。
十二月,魏军兵临东兴 。
东兴,为三国古地名,即今安徽巢县东南 。
敌人竟趁东吴国丧之际,兴兵来犯,吴人震怒 。
东吴太傅诸葛恪率丁奉等诸军前出抵御 。吴军云集,沿江而进,千帆竟发 。
东吴诸将在船上目暏了自家的鼎盛军势后,信心暴涨,纷纷对大军统帅诸葛恪言道:
“敌闻太傅亲自率大军来,定然畏惧,只须我军上岸,必定丧胆遁走 。”
敢战必胜是好事,骄兵却是必败 。
由此,时任冠军将军的老将丁奉对众人说:
“不然 。今敌悉举许昌、洛阳之兵大举而来,彼志在必得,岂有不战而还之理?”
丁奉又说:“兵法云,无恃敌之不至,恃吾有以胜之 。”
意思为自古打仗,全靠战而胜之,而决不能把胜利寄托在敌军主动退走之上 。此番见地,果然不愧为积年宿将!
吴军船队抵达登陆点,诸军纷纷离船上岸 。
按既定的进兵路线,丁奉所部当与唐咨、吕据、留赞等诸军,俱沿山势向西行进 。
然而以步兵为主力的吴军,在冬季山道上的行军速度慢 。
丁奉向诸葛恪进言道:“诸军却行动迟缓,若被敌先占据了有利地形,则我军将难与之争锋 。”
于是,丁奉提议水陆并进,并自请率本部三千人仍走水道为奇兵,抢夺距东兴数十里的徐塘,占住先机 。
时正值北风,丁奉部与主力分道,重新登船,举帆疾驶二日,到达徐塘 。
徐塘,在今安徽含山县南一带 。
隆冬季节,天寒地冻,又降大雪 。
魏军前锋已屯驻于徐塘,因为觉得吴军必为大雪所阻,不会那么快就前来,营中诸将正在聚酒宴饮 。
丁奉派斥堠察探魏军,见其前部兵力少,营垒又疏于戒备 。于是,决定发动突袭 。并激励左右说道:
“这是天赐破敌良机,我等以功封侯爵、获取重赏,正在今日!”
然而吴军船队一旦靠岸,必然落在魏军眼中 。此战最大的难题是:
如何才能趁敌不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破了魏军营寨?
丁奉的决策是:
命令士兵脱下铠甲,并弃弓弩,只戴头盔,只执刀盾短兵,轻装急进 。以最快的速度接近魏军营寨,力争在敌反应过来之前破寨 。
冷兵器时代军队进攻前,列队披甲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
由此,当魏军哨兵们远远望去,却见吴军整队整队的脱去铠甲后上岸,纷纷大奇:咦,这是要干吗?
于是,魏军怎么也不会想到,吴军脱铠甲,竟是为了发动进攻 。
【三国最强悍卒的经典战斗——丁奉雪中奋短兵】所以非但不作戒备,反而聚众围观,朝着吴军大笑 。
卸了铠甲的东吴精兵们,突然就向魏军营垒发起了冲击,人人健步如飞 。
待魏兵反应过来,吴军已奔到了魏军营前,并攀栏越栅破门,迅速攻入了魏军营垒中 。
魏军猝不及防,顿时大乱 。
吴兵入魏营,尤如猛虎入羊群,见人就挥刀猛砍,只杀得魏军尸横遍地、血流成河,士卒四散乱逃 。于是,魏国伐吴大军前营溃败!
丁奉少年从军,起于卒伍 。
在孙权时代,先后隶属甘宁、潘璋、陆逊等大将麾下,以作战骁勇,屡以陷阵先登之功升迁,直至拜将 。
但其人虽勇,却一直未能显名 。直到这一战之后,丁奉之名,终得于威震敌国 。
而丁奉之所以一战告捷,全在于掌握了一个“快”字,而出奇制胜 。
令人惊叹的是:敢于弃常规,反其道而行,弃铠轻装、短兵急进 。
一则麻痹了魏军,二则倍增了冲击速度,抓住了“快”字之要诀 。
这就是名将用兵,不拘泥成规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