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商人:黄巢残忍嗜血,却在广州做了件大好事,拔掉危害中国121年的毒瘤

黄巢,唐末农民起义领袖。但在史书中,黄巢却是一个凶狠而嗜血的流贼。他从山东起兵,以流动作战的方式转战于全国。他充分利用唐朝藩镇林立的特点,转战于山东、河南以及东南沿海,最终从洛阳入关,攻入了长安。

文章图片
一路上,黄巢杀人如麻,无恶不作,沿途百姓不是被杀光,就是被抢光。如果没有粮食,黄巢便以人肉为军粮(贼既乏食,啖人为储,军士四出,则盐尸而从),简直骇人听闻。据野史记载,黄巢曾建立一人肉工场。黄军所掠来的百姓,都被放入一个大石碾中压碎,经过蒸煮后,发给士兵们当军粮。有了这些残忍的暴行,因此直到今日,很多地方仍然流传着“黄巢杀人八百万”的说法。
但就是这样一个残忍、嗜血的大流贼,却在广州做了一件大好事,他成功拔掉了一颗危害中国长达120多年的大毒瘤,去除了一个大隐患。
根据史书记载,在公元878年,黄巢率领数十万大军杀入浙江,然后转而攻入福建。第二年,黄巢一路向南,攻入了岭南,并一举攻占南方重镇——广州。

文章图片
像往常一样,黄巢在广州纵兵劫掠,并进行了残酷的屠城。当时,广州是唐朝市舶司的所在地,是国家最重要的贸易港口。在这里,聚集着大量来自阿拉伯和波斯的商人。对于这些手握重宝的外国商人,黄巢毫不手软,将之杀掠一空。
根据阿拉伯史料《苏莱曼东游记》记载,黄巢的这次屠杀,对阿拉伯商人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在城里做买卖而被杀死的回教徒、犹太教徒、耶稣教徒和马士德(Mazdeens)教徒,共有十二万人。”
【 外国商人:黄巢残忍嗜血,却在广州做了件大好事,拔掉危害中国121年的毒瘤】

文章图片
不仅如此,黄巢大军砍掉了大批桑树及其他树种。对此,作者苏莱曼哀叹道:
“中国对外的尤其是对阿拉伯的丝绸出口事业,就跟着完了。”
读到这里,大家或许会有疑问,阿拉伯帝国距离唐朝有万里之遥,为何会有如此多的阿拉伯商人聚集于广州。而黄巢,为何一定要杀光他们呢?
在《资治通鉴》等中国史书中,阿拉伯帝国被称为“大食”。在古人的印象里,大食人是一个善于航海,热衷于商贸的民族。

文章图片
阿拉伯商人一般会从港口巴士拉出发,并在广州城卸货并收购他们所需的货物。阿拉伯商人输入唐朝的商品主要有“乳香、圆木、干鱼、树胶、没药、咖啡、象牙、龟甲、犀牛角、樟脑、龙涎香、香水、药材、蔗糖、棉花、棉布、珠宝、珍珠、琥珀、羊毛、地毯、铁器、黄金、白银等”。
相比于阿拉伯人所输入的商品,中国输出阿拉伯的货物与商品种类较少,主要是丝绸、茶叶、瓷器和玻璃等物品。根据当时阿拉伯史学家记载,唐朝的广州居民,拥有着惊人的财富。前文所述的苏莱曼称:“中国人无论大小,不论冬夏,都穿丝绸的衣服”。
同时,中国人所穿的丝绸衣服,都可以用巧夺天工来形容。苏莱曼说:“中国的丝绸精致美好,薄如细纱。有个商人虽然套上五件丝绸衣服,从外面仍然可以看到他胸口的一颗黑痣。”
因此中国的丝绸,成为阿拉伯商人最为热衷的商品。为了满足阿拉伯人的贸易需求,唐代广州百姓在当地大量种植桑树,建立起一个庞大的丝绸制造业。

文章图片
在丝绸、茶叶等商品的吸引下,大量阿拉伯、波斯人迁居于广州。而唐朝政府非常重视与阿拉伯的经济交往,对来唐阿拉伯商人比较优待。据阿拉伯史学家声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