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维度读东坡:有血有肉有风骨( 二 )


这种处世格局,让他的个体生命能量如此强大、生命张力如此坚韧,“一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
五个维度读东坡:有血有肉有风骨
文章插图
4
哲思之美
真正的大师,善于运用简单的文字揭示深刻的道理,而不是相反。
苏东坡就是这样的大师。
他的诗词文赋文学之美自不待言,蕴含其中的理趣思辨之美亦每每令人欣然会意,甚至拍案叫绝,寥寥数语就让人顿生“心中有而笔下无”的感慨。
比如,当我们教育孩子多读书、读好书,努力提升内在之美时,是不是会很自然地用上“腹有诗书气自华”?
当我们劝慰别人看淡世事无常,接受人生的遗憾时,是不是会脱口而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当我们回首青春不再,但又不愿徒然悲叹岁月流逝时,是不是会鞭策自己“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当我们面对误解、曲解乃至骤然遭遇风雨时,是不是会在心中默念“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当我们身陷当局者之迷,云遮雾罩而不得其解时,是不是会感叹一番“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当我们摆脱画地为牢,从自设的心理桎梏中走出来时,是不是也会有“心若挂钩之鱼,忽得解脱”之感?
这种哲思之美,在其传诵于后世的作品中俯拾即是。直白如话,而能言人所不能言,似乎只能用天才来解释。
五个维度读东坡:有血有肉有风骨
文章插图
5
红袖之幸
我在读东坡传记时常想,是什么支撑苏东坡视困厄如无物,纵然一生命运多舛,也不悲观沉沦,能承受常人之所不能?
看到一位评论家的分析,觉得颇有道理:一是与生俱来的悲天悯人的情怀;二是苦难中朝着自然与审美的转身;三是佳人热烈而绵长的爱的滋润。
前两者系内因,起主导作用;后者属外因,亦必不可少。
曾写过《少年维特的烦恼》的歌德有言:永恒的女性,导引我们向前。
前后伴随苏东坡一生的三位女性,王弗、王闰之、王朝云,或宽容温厚、吃苦耐劳,或冰雪聪颖、善解人意,林语堂、李一冰均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无论东坡身处何种境遇,她们始终“红袖添香”,给予其默默支持尤其是精神慰藉,“此心安处是吾乡”。
设想,假如没有她们的理解与陪伴,苏东坡生命的厚度可能减色几分?
从一定意义上讲,她们部分成就了苏东坡,苏东坡则用文字让她们在文学史上成为永恒。这是东坡之幸,亦是红袖之幸。
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必定是内心丰富而情感细腻的人。
苏东坡虽被尊为“豪放派”领军人物,其实亦不乏令人柔肠寸断的小品,比如后世耳熟能详的悼王弗《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比如为王闰之写的祭文,比如为王朝云所作《西江月·玉骨那愁瘴雾》,等等。
如果没有彻骨的体验和真切的感念,难能有如此幽微深曲、刻骨铭心的文字。
林语堂说,人的生活也就是心灵的生活,苏东坡的故事基本上就是一个心灵的故事。
感谢林语堂和李一冰,为我们重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苏东坡,供我们景仰,更让我们得以时时观照自己的内心。
简单的丰富
大道至简,而丰富的灵魂正源于此。
在这里,您将体会幸福,感受温馨,在轻松惬意中品味人生。